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印文化交流史

中印文化交流史

  • 字数: 28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季羡林
  • 商品条码: 978750046508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9
  • 出版年份: 2008
  • 印次: 1
定价:¥2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中印两国都是文明古国。中印两大文化圈之间,自古以来是如何相互 学习、彼此影响的,从而促进了中印两国文化的发展,对此季羡林先生长 期以来进行了大量研究和考证。 本书以时间为序,研究了中印两国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方面的交 流情况,范围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科学、技术以及蚕、 丝、茶、火药、印刷术、糖,等等。 书中对于交流是“单向流动还是双向交流问题”,季羡林先生做了大 量研究和考证,纠正了中印两国社会上一些不准确的看法和说法,产生了 积极影响。书中还附录了一些与中印文化交流有关并受读者欢迎的论文和 图片。
目录
序言 一 导言 二 滥觞(汉朝以前) (一)推测出来的起点 (二)印度古书中关于中国的记载 三 活跃(后汉三国 25-280年) (一)物质文化方面的交流 (二)精神文化方面的交流 佛教传入中国 ——两种文化的撞击和吸收阶段 四 鼎盛(两晋南北朝隋唐 265-907年) ——两种文化的改造和融合阶段 (一)两晋南北朝(265-589年) (二)隋唐(581-907年) (三)鼎盛时期宗教、外交及贸易活动带来的文化交流具体成果 五 衰微(宋元 960-1368年) ——两种文化的同化阶段 (一)宋代(960-1279年) (二)元代(1206-1368年) 六 复苏(明 1368-1644年) (一)复苏的内容与含义 (二)明初中印交通的情况 (三)郑和下西洋 (四)出使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 (五)明初与孟加拉、古里、柯枝的交通 (六)明代中叶的中印交通 (七)文学和科技方面的相互影响 (八)文献 七 大转变(明末清初) 八 涓涓细流(清代、近代、现代) (一)激流与涓涓细流(17、18世纪) (二)暂时的复苏(19世纪) (三)20世纪前半中印友谊的表现 九 结束语 附录 (一)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二)文化交流能推动中印社会前进 (三)交光互影的中外文化交流 (四)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五)关于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问题的补遗 (六)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 (七)《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八)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 (九)佛教的倒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