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机理与经济效应/海派时尚与创意经济系列丛书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机理与经济效应/海派时尚与创意经济系列丛书

  • 字数: 265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江瑶|责编:高娅|总主编:高长春
  • 商品条码: 978750967054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5
  • 出版年份: 2020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立足于创意产业的特殊性,以传统产业集聚 理论为参照,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企 业管理等领域的方法,对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现状特 征、形成机理以及经济效应进行深入研究。 立足于本书得出的系列结论以及创意产业提出最 早的英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最完善的美国、我国发 展创意产业运用最多的“昆士兰”模式兴起地澳大利 亚的创意产业发展经验,提出促进我国创意产业发展 的政策启示。
目录
第一章 创意产业的提出与发展 第一节 创意产业的内涵 第二节 创意产业的行业范围 第三节 创意产业的特征 第四节 创意产业的发展背景 一、局部经济发达地区的出现,促进了创意产业的诞生 二、整体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长,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发展 三、城市特色元素的吸引,催生了创意产业的空间格局 第二章 相关研究梳理 第一节 相关问题界定 一、问题的提出 二、问题的研究目的 三、问题的研究价值 四、问题的研究思路 五、问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节 外部性理论 第三节 产业区位论 第四节 增长极理论 第五节 竞争优势理论 第六节 新经济地理理论 第三章 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竞争力 二、产业增加值 第二节 典型城市创意产业的空间集聚现状 一、北京 二、上海 三、深圳 四、杭州 第三节 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程度测算 一、测度方法回顾 二、我国四大区域集聚水平测度 三、我国各省市空间集聚水平测度 第四章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机理理论分析 第一节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机理文献回顾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人力资本 二、市场需求 三、文化环境 四、政策措施 五、相关产业 第三节 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动力机制 一、知识溢出机制 二、互利共生机制 第四节 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理论模型 一、各变量的作用机制分析 二、理论模型构建 第五章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机理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机理的调研设计 一、初始问卷的设计 二、小样本测试 第二节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机理的实证分析 一、大样本问卷调研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三、初始结构方程模型 四、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第三节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机理的实证结果 第四节 案例分析 一、798艺术区 二、中关村软件园 三、田子坊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区 第六章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经济效应分析 第一节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经济效应的文献回顾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微观层面:企业绩效的提高 二、宏观层面:区域经济的增长 第三节 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微观层面 一、微观层面模型的构建 二、微观层面模型的回归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四、微观层面的结论与启示 第四节 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经济效应的实证分析:宏观层面 一、宏观层面模型的构建 二、宏观层面模型的回归结果 三、宏观层面的结论与启示 第七章 优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全球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建设的经验 一、国外创意产业的发展历程 二、国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发展现状 三、国外创意产业空间集聚的经验参照 第二节 我国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建设的对策 一、培养高端创意人才,搭建沟通交流平台 二、挖掘特色资源禀赋,兴创文化基础设施 三、健全产业政策体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四、促进相关产业融合,培育新型业态模式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创意产业空间集聚形成机理的调研问卷 附录二 中关村软件园的入驻企业(部分) 附录三 上市创意企业目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