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揭示论语智慧的奥秘

揭示论语智慧的奥秘

  • 字数: 309
  • 出版社: 浙江大学
  • 作者: 汪正楚
  • 商品条码: 9787308075831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63
  • 出版年份: 2010
  • 印次: 1
定价:¥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鲁《论语》原文,在“为人之道”的主题下,按全书内容的 思想性质将原书的二十篇(从“学而第一”到“尧日第二十”)新编为八篇( 即学问诗教、修身立志、处世交友、识人求贤、仁德中庸、礼乐祭祀、孝 悌慈爱、治国安民);改变了原书各篇章间内容离散的编排模式,使篇目名 称与章节内容相吻合。为初学者学习理顺了思路。 本书分上、中、下三卷。 上卷为概论:以历史、科学、博识的观点,论证了“论语智慧”的来 源、在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上的地位、“为人之道”的主题、界定内容思 想性质的方法及构成儒家诲人哲理的伦理体系。 中卷为《论语》普话大观:以当代汉语对新编《论语》古文的意译, 使读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其大要,为更精确地理解奠定基础。 下卷为新编《论语》解读析典:每章按原文词句顺序详尽注释后,再 通章意译:是新编《论语》或其它版本的工具书。 本书具有学术观点新颖、《论语》主题明确、篇章纲目清晰、注释深 入浅出的特点:是近代独树一帜的著述,已受到国内外汉语界的重视!可作 为大、中学生的《论语》读本,也是各界传统经典文化爱好者的必备藏书 。
作者简介
汪正楚 中国当代人文学家、古汉语学者、教授,湖北荆州人,生于1939年2月。长期潜心致力于当代人文学及古汉语研究,早期论文有:《楚辞难句解读》、《古汉语疑问词语的分辨》、《从贾谊身世谈自用其才》、《唐诗的情感魅力》、《唐代诗歌在近代文学史中的地位》等20余篇。此外,在教育理论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曾取得具有国家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12项。被誉为我国当代文理兼备的学者。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从事当代人文学、古汉语研究达40年之久。在学术上最主要的成就——提出中华民族5000年文明史上的两块里程碑:即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与盛唐时期以群体诗人为代表的唐代诗歌;由于两者在人文史上所发挥的承先启后的作用,才使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持续、发展、昌盛!为此,著者以《揭示论语智慧的奥秘》与《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的著述成果,对上述论点作出了慎真的阐释! 2001年出版的《中华唐诗传世名作一千首》,传播极为广泛;10年来畅销不衰!该书已被列入继清·蘅塘退士所编之《唐诗三百首》后的又一力作;对中华民族后世文明的传承,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目录
上卷 概论 第一篇 《论语》浅说 第二篇 本书的观点 第三篇 “《论语》智慧”的来源 第四篇 《论语》的主题与篇目 第五篇 篇名含义及所属内容大要 第六篇 解析《论语》辞章的要领 中卷 《论语》普话大观 第一篇 学问诗教之道 第二篇 修身立志之道 第三篇 处世交友之道 第四篇 识人求贤之道 第五篇 仁德中庸之道 第六篇 礼乐祭祀之道 第七篇 孝悌慈爱之道 第八篇 治国安民之道 下卷 《论语》解读析典 第一篇 学问诗教之道 第二篇 修身立志之道 第三篇 处世交友之道 第四篇 识人求贤之道 第五篇 仁德中庸之道 第六篇 礼乐祭祀之道 第七篇 孝悌慈爱之道 第八篇 治国安民之道 附录一 孔子部分学生姓氏表 附录二 鲁《论语》(朱熹集注本)与新编篇章序号对照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