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十二论

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十二论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牟钟鉴|编者:刘成有
  • 商品条码: 978701018946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18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牟钟鉴教授是我国著名哲学史与宗教学专家,在 传统文化和宗教学领域都享有盛誉,有自己的学术理 论建构,是国家统战部与宗教局关于宗教工作方面的 特聘专家,曾给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讲解过宗教问 题。 《当代中国特色宗教学十二论》中的十二论是作 者长期思考和研究当代中国特色宗教理论的结晶。全 书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结合我国各宗教 的实际情况,着眼于理论与现实的双重维度,从“宗 教社会论”、“宗教五性论”、“宗教法治论”、“ 宗教适应论”、“宗教文化论”、“宗教和谐论”、 “宗教促进论”、“宗教生态论”、“宗教传统论” 、“民族宗教论”、“民间宗教论”、“温和无神论 ”十二个层面,总结和归纳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学 理论体系。全书贯穿着作者自身对宗教理论的反思、 建设和特色三个基本路向的据实据理的阐释,是一部 颇有见识和系统的论著。附录有九篇相关性的文章作 为补充。
作者简介
牟钟鉴,山东烟台人,1939年生。1965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方向研究生毕业。1966年4月至1987年1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工作。1987年底至今,为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宗教学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等。著有《吕氏春秋与淮南子思想研究》、《中国宗教通史》(合著)、《宗教·文艺·民俗》、《民族宗教学导论》(主编)、《老子新说》、《当代中国特色宗教理论探讨》、《新仁学构想》等十余部。发表《中国宗法性传统宗教》、《儒、佛、道三教的结构与互补》、《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等四百余篇论文。获2012年度孔子文化奖。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宗教社会论 一、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与宗教社会学的结合 二、宗教的现实根源 三、宗教的社会属性 四、宗教的社会功能 五、宗教的社会关系 六、宗教与社会变迁 第二章 宗教五性论 一、宗教的长期性 二、宗教的群众性 三、宗教的复杂性 四、宗教的民族性 五、宗教的国际性 第三章 宗教法治论 一、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法治观 二、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宗教法治观 三、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法治观之应用和发展 四、宗教信仰自由是一项基本人权 五、宗教事务管理要实现两个转变 六、依法管理与社会管理 七、依法行政与自我管理 八、政教分离和政主教辅 本章附录:宗教工作法治化的新高度 第四章 宗教适应论 一、苏联关于社会主义与宗教关系理论及实践教训的反思 二、唯物史观下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观新识 三、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理论与政策是宗教适应论的历史积淀 四、宗教适应论的提出从根本上解决了国际共运史上一直未解决的社会主义与宗教相互关系的大问题,有划时代的意义 五、引导宗教是一门大学问、一种大智慧 第五章 宗教文化论 一、宗教文化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新成果 二、宗教文化论形成的历史过程 三、宗教文化论的主要内涵 四、宗教文化论的理论价值 五、宗教文化论的现实意义 第六章 宗教和谐论 一、研究宗教和谐论是宗教学学者面临的新任务 二、宗教和谐论是唯物辩证法的运用 三、宗教和谐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新理论形态 四、宗教和谐论是对苏联“宗教鸦片论”、“宗教斗争论”模式的反思和超越 五、中华优秀传统是宗教和谐论的源头活水 六、宗教和谐论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 七、宗教和谐论是具有普适价值的理论 八、宗教和谐论的基本观点、主要内容和崇高使命 第七章 宗教促进论 一、发挥宗教促进作用的理论思考 二、在六大建设中发挥宗教的积极作用 三、五大宗教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和实际发挥积极作用 四、一种文化战略的思考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