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不可抹灭的印记之贝格尔号航海志(精)/智慧巨人书系

不可抹灭的印记之贝格尔号航海志(精)/智慧巨人书系

  • 字数: 490
  • 出版社: 湖南科技
  • 作者: (英)查尔斯·达尔文|译者:李绍明
  • 商品条码: 978753578012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516
  • 出版年份: 201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查尔斯·达尔文的《不可抹灭的印记之贝格尔号 航海志》是一本值得细品的好书。读者可以翻开任何 一页,从而进入达尔文的世界,分享他的激动,他的 惊喜,他的愤怒和他的思想。 这本《不可抹灭的印记之贝格尔号航海志》把我 们带回到那个英雄的旅行时代,那时候,人们会踏上 千难万险的旅程,去探索未知的疆域,为人类带回新 知。
作者简介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于英国一座古老城市施鲁斯伯里的一个医生家庭。 1818年,达尔文进入一所旧式学校学习,寄宿七年。从小就热爱大自然的他,非常喜欢采集矿物和制作动植物标本,观察各种鸟类,到城外郊游。 1831年5月,达尔文从剑桥大学毕业。 1831年12月,英国政府组织了“贝格尔号”军舰的环球考察,达尔文经人推荐,以“博物学者”的身份,自费搭船,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苦的环球考察活动。 每到一地,达尔文总要进行认真的考察研究,采访当地的居民,有时请他们当向导。他不辞辛苦,爬山涉水,采集矿物和动植物标本,挖掘生物化石,发现了许多原来没有记载的新物种。他白天收集资料,晚上又忙着记录观察日记。 达尔文随船横渡太平洋,经过澳大利亚,越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836年1O月回到英国。在历时五年(1831—1836)的环球考察中,达尔文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回国后,他一面整理这些资料,一面查阅大量书籍,为他的生物进化理论寻找根据,开始对物种起源问题进行全面的系统研究。 1859年11月,科学巨著《物种起源》一书出版了。这是达尔文一生中最光辉的年代。他关于生物进化的基本思想,是在他乘“贝格尔”号作环球旅行时产生的。经过二十年的深思熟虑和艰苦劳动,通过对大量事实的研究和收集,达尔文终于在僻静的唐恩小镇,将这些思想整理成文。 《物种起源》的出版,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都引起轰动。它的出版标志着在十九世纪人们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的地位的看法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观念变化就像哥白尼在十六世纪指出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而引起的变化一样。这引起了当时保守的科学家们(而这些人却是占绝大多数)对达尔文学说的猛烈攻击。 因此,为捍卫进化论学说,他不得不同各种流派和言论进行了十几年的理论斗争。 1868年达尔文发表了《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等巨著,以不可争辩的事实和严谨的科学论断,进一步阐述了他的进化论观点,提出物种的变异和遗传、生物的生存斗争和自然选择的重要论点。 l868年2月,达尔文开始撰写《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著作——虽然这时候的他体弱而多病。 1882年4月19日,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因病逝世。 由于达尔文一生对生物科学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人们将他葬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寺院中堂的北廊,和杰出的科学家牛顿葬在同一个地方。
目录
《贝格尔号航海志》导读 第一章 佛得角群岛之圣地亚哥岛 第二章 里约热内卢 第三章 马尔当纳多 第四章 从内格罗河到白湾镇 第五章 白湾镇 第六章 从白湾镇到布宜诺斯艾利斯 第七章 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圣菲 第八章 东方班达和巴塔哥尼亚 第九章 圣克鲁兹河,巴塔哥尼亚,和福克兰群岛 第十章 火地岛 第十一章 麦哲伦海峡——南部海岸的气候 第十二章 中智利 第十三章 奇洛埃和乔诺斯群岛 第十四章 奇洛埃岛和公赛普森:大地震 第十五章 翻越科迪勒拉 第十六章 北智利和秘鲁 第十七章 加拉帕格斯群岛 第十八章 大溪地和新西兰 第十九章 澳大利亚 第二十章 基林岛:珊瑚礁构造 第二十一章 从毛里求斯到英国 译注 译后记 缩略语表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