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英美汉学家译者的多重声音--一项基于中国小说翻译思维报告的认知翻译学研究/外教社翻

英美汉学家译者的多重声音--一项基于中国小说翻译思维报告的认知翻译学研究/外教社翻

  • 字数: 282
  • 出版社: 上海外教
  • 作者: 谭业升|责编:奚玲燕
  • 商品条码: 97875446692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1
  • 出版年份: 2022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基于对英美汉学家译者 广义翻译思维报告的梳理和 概括,本书力图在认知翻译 学理论框架下,突破个案研 究的局限,呈现汉学家译者 在实践和理论层面的多重声 音,构建一个更深入、更宏 观、更接近译者心理现实的 文学外译认知图景。本书探 讨了汉学家译者对语言文化 图式的顺应和挑战,对中国 小说叙事风格的重构;呈现 了他们的再语境化策略、文 学翻译观念和诗学主张;进 一步明确了中国小说外译的 问题和困难,明确了汉学家 译者在读者、赞助者、诗学 和意识形态所限定的生态空 间中所具有的主体性和创造 性。 本书论证严谨、例证翔 实、资料丰富,对中国文学 外译的理论和实践具有一定 的启示意义,对从事翻译学 、文学、传播学和语言学等 领域研究的学者、教师和研 究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结论 1.1 引言 1.2 英美汉学家小说翻译研究述评 1.3 认知翻译学与汉学家翻译研究的认知模式 1.4 译者声音与基于广义思维报告法的认知研究 1.5 本章结语和后续章节安排 第二章 汉学家小说翻译中的语言图式与叙事框定 2.1 引言 2.2 汉学家对汉语语音图式的重构和翻译中的叙事框定 2.2.1 汉学家对汉语语音罗马化系统的贡献 2.2.2 释音规约系统和语音认知图式的重构 2.2.3 汉学家翻译中对语音图式的策略性操控和叙事框定 2.2.4 小结 2.3 汉学家译者对语法图式的操控和叙事框定 2.4 汉学家对语块的翻译操控和叙事框定策略 2.4.1 四字格成语和文言词的翻译策略与叙事框定 2.4.2 汉学家译者的方言语块翻译与叙事框定策略 2.5 汉学家对其他语言图式偏离现象的翻译操控和叙事框定策略 2.6 本章结语 第三章 汉学家译者的声音、主观化识解与叙事风格的认知重构 3.1 引言 3.2 汉学家眼中的中国小说叙事规范和翻译改写 3.2.1 汉学家对中国小说叙事规范和特殊叙事风格的批评 3.2.2 汉学家对中国小说叙事风格的发现 3.3 汉学家对译者声音的观念与认知阐释 3.3.1 汉学家对翻译改写和译者声音的观念 3.3.2 语言的主观性与译者声音的认知基础 3.4 汉学家译者对中国小说叙事风格的认知重构 3.4.1 引言 3.4.2 中国小说叙事场景的台上台下配置与汉学家译者的主观化识解转换 3.4.3 汉学家译者对中国小说的重新视角化 3.4.4 汉学家眼中的中西情感表达风格和翻译认知转换 3.4.5 小结 3.5 本章结语 第四章 汉学家小说翻译中的再语境化和框架重建 4.1 翻译中的再语境化和框架重建 4.2 汉学家在中国小说翻译中的再语境化和框架重建 4.2.1 深度翻译与再语境化 4.2.2 英美汉学家译者在古典小说英译中的再语境化和框架构建 4.2.3 新时期汉学家在现当代小说翻译中的再语境化和框架重建 4.3 杜博妮的再语境化工具箱 4.4 再语境化与文化、文学图式的交融 4.5 本章结语 第五章 英美汉学家对中国小说翻译读者的范畴化和定位 5.1 引言 5.2 汉学家眼中的英译中国小说读者的类型 5.3 读者群的范畴化 5.3.1 基于图式的原型范畴理论 5.3.2 英译中国小说读者范畴的不同划分维度和特征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