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唐代高层文官(精)--中华学术·有道

唐代高层文官(精)--中华学术·有道

  • 字数: 402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马来)赖瑞和|
  • 商品条码: 9787101164947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554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8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唐代有五大类高层文官 和使职——宰臣、词臣、史 官、财臣及牧守,他们是唐 代最接近皇帝皇权,最全面 掌控国家财赋,以及在地方 上治理百姓最重要的官员。 高层的职事官,在唐代经历 了“使职化”的过程,从普通 的职事高官,演变成皇帝的 特使。在这种体制下,皇权 得以进一步扩张。 本书通过个案分析,细 致解读官员履历材料,探讨 高层职事官在唐代经历的“ 使职化”过程,阐释唐代高 层文官复杂官衔的特征和深 层意义,对唐代的政府架构 及其权力运作方式给出了一 个全新的、动态的理解,并 且使读者深入体会唐代士人 宦途沉浮的实态。
作者简介
赖瑞和(1953—2022),马来西亚国籍,祖籍广东梅县。中国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唐史硕士及博士,中国台湾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荣誉退休教授。曾任教于中国香港岭南大学、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及马来西亚南方学院。著有《唐代基层文官》《唐代中层文官》《唐代高层文官》《坐火车游盛唐:中国之旅私相簿》《男人的育婴史》《人从哪里来:人类600万年的演化史》。
目录
序言 联经版自序 导言 一、“兼”字真义和本官 二、本官、闲官和使职的出现 三、本书以使职为切入点 四、为何挑选此五大类官员? 第一部分 使职和职事官 第一章 使职的起源和职事官的相互演变 一、唐代的“官”与“职” 二、使职新论:人类先有使职,后有职事官 三、从使职演变为职事官 四、从职事官演变为使职 五、结语 第二章 钱大昕和唐代使职的定义 一、钱大昕的使职论 二、唐代使职的定义 三、为何唐代使职皆无官品? 四、结语 第三章 唐职官书不载许多使职的前因与后果 一、载与不载 二、职事书不承认使职 三、四大职官书的原始材料 四、为何只载职事官,不载许多使职? 五、职官书所造成的后果 六、结语 第二部分 宰臣 第四章 唐宰相的使职特征和名号 一、宰相的使职特征 二、宰相的各种使职称号 三、知政事和参知政事型宰相 四、同中书门下型宰相 五、同平章事型宰相 六、宰相的其他名号 七、结语 第五章 唐宰相的权力与下场 一、宰相的权力基础:皇帝的信任 二、皇帝—宰相—翰林学士—宦官 三、宰相的命运下场 四、结语 第三部分 词臣 第六章 唐中书舍人的使职化 一、中书舍人在唐代的演变大略 二、中书舍人的使职化 三、北门学士 四、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的纠葛情结 五、中书舍人作为本官 六、结语 第七章 唐知制诰的使职本质 一、动宾结构的官名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