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增订本)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增订本)

  • 字数: 281
  • 出版社: 人民文学
  • 作者: 李长之|
  • 商品条码: 9787020184538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399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司马迁》双书合璧 一部别样而幽深的《司马迁传》 他“以己残缺之命,换民族完整信史” 不读此书,何以读懂《史记》, 读懂有汉一代的人事美恶、是非曲直?
作者简介
李长之 (1910--1978) 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1931年考入清华大学,师从著名哲学家张东荪、金岳霖和冯友兰。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有《西洋哲学史》《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陶渊明传论》《鲁迅批判》《孔子的故事》等,影响深远。
目录
目 录 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 自序 第一章 司马迁及其时代精神 一 伟大的时代 二 楚文化的胜利 三 齐学 四 异国情调和经济势力的膨胀 五 这个时代的象征人物 ——汉武帝 六 司马迁在这一个时代中的意义 附录 司马迁生年为建元六年辨 第二章 司马迁的父亲 一 世传的历史家并天文家 二 司马谈的思想之渊源 三 批评精神和道家立场 四 司马谈与封禅 五 伟大的遗命 六 天才的培养 第三章 司马迁和孔子 一 教育之效 二 司马迁对孔子之崇拜 三 司马迁在性格上与孔子之契合点及其距离 四 司马迁对六艺之了解 五 司马迁与《春秋》 六 司马迁在精神上受惠于孔子的所在 七 司马迁在心灵深处和孔子的真正共鸣 第四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上) ——无限之象征 一 从耕牧到京师受学 二 东南和中原的大旅行 三 仕宦生活的开始 ——空峒扈驾和奉使蜀滇 四 封禅与北地之游 ——“无限”之象征 五 负薪塞河 六 父职的继续 ——司马迁之活跃与积极 七 太初历的订定和著述 第五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中) ——必然的悲剧 一 司马迁的性格之本质 二 好奇与爱才 三 司马迁与友情 ——司马迁交游考 四 武帝时代之严刑峻法 五 李陵案的原委 六 两个英雄的晚年 第六章 司马迁之体验与创作(下) ——史记各篇著作先后之可能的推测 一缺和补 二 《史记》中可能出自司马谈手笔者 三 《史记》中不易辨别为谈著抑迁著者 四 司马迁著述之根据与其创作时之情形 五 就著作时代上对司马迁作品之划分 六 结论和余论 ——兼论褚先生 第七章 司马迁的精神宝藏之内容 ——浪漫的自然主义 一 司马迁之识 二 司马迁之学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三 语言学的训练 ——所谓古文 四 司马迁之读书 五 司马迁与儒家 六 司马迁之根本思想 ——道家 七 司马迁和荀学 八 浪漫的自然主义 九 司马迁的历史哲学与历史科学 十 司马迁之政治观 十一 司马迁之民间精神 十二 《史记》一书的个性 十三 史官的传统 第八章 司马迁的风格之美学上的分析 一 司马迁的散文风格之来源 二 《史记》书中的形式律则 三 建筑结构与韵律 四 句调之分析 五 司马迁之语汇及其运用 六 司马迁的风格之特征及其与古文运动之关系 第九章 文学史上之司马迁 一 《史记》是中国的史诗 二 《史记》与中国后来的小说戏剧 三 司马迁之文学批评 四 司马迁之讽刺 五 总结 ——抒情诗人的司马迁及其最后归宿 了解一种文化,价值在被了解者,也在了解者 ——谈李长之的《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于天池李书 司马迁 一 引子 二 野孩子到了京城 三 游历了半个中国 四 做了郎中 五 父亲最后的叮嘱 六 参加救水灾 七 正式写书 八 入狱和受刑 九 完成了伟大的著作 附录 伟大的历史家并文学家司马迁和他的《史记》 司马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司马迁传》题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