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

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

  • 字数: 92
  •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 作者: (德)黑格尔|译者:王志宏
  • 商品条码: 97875473229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83
  • 出版年份: 2024
  • 印次: 1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发表于1801年的《费希特与谢林哲学体系的差异》,历来被视为黑格尔的重要作品。表面上看,这部作品梳理了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两位重要人物——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体系,并试图澄清两者的根本区别。但实际上,黑格尔通过比较这两位哲学家的思想,发展出自己的哲学观点,尤其是对绝对精神的理解。 在黑格尔看来,费希特的哲学过于侧重于主观性,而谢林的哲学虽然更注重自然与精神的统一,但他的尝试没有成功克服对立。因此黑格尔认为,真正的哲学应该超越这种主客观的对立,通过辩证法揭示出绝对精神在自然和人类历史中的自我展现和自我认识过程。也正是这一洞见,让本书成为黑格尔后来哲学体系的重要基石。
作者简介
作者 黑格尔(G. F. W. Hegel,1770—1831),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整个西方哲学传统,特别是通过他的辩证法、绝对精神的概念以及对历史的哲学解读。黑格尔的主要作品包括《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科学百科全书》《法哲学原理》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他对理性、自由、道德和社会秩序的深入探讨。他的哲学试图揭示现实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内在逻辑和统一性,对后来的历史主义、存在主义及马克思主义等哲学流派均产生深远影响。 译者 王志宏,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德国古典哲学,译有《历史哲学演讲录》《伦理体系》《黑格尔》《20世纪的教训》等。
目录
前言 当前哲学思考呈现出的一些形式 诸哲学体系的历史观 哲学的需求 反思作为哲学思考的工具 思辨和健全的人类知性之间的关系 以绝对的基本原理的形式出现的哲学原理 先验直观 理性的假设 哲学思考和哲学体系的关系 对费希特体系的阐述 谢林和费希特的哲学原理之比较 [论莱茵霍尔德的观点和哲学] 德汉术语对照 德汉著作名对照 译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