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康熙朝的政治与文学(以南书房翰林群体的应制创作为中心)/清代诗文研究丛书

康熙朝的政治与文学(以南书房翰林群体的应制创作为中心)/清代诗文研究丛书

  • 字数: 34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殷红|总主编:杜桂萍
  • 商品条码: 978752272913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56
  • 出版年份: 2023
  • 印次: 1
定价:¥12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研究考察南书房翰林 群体的应制创作与康熙朝正 统性建构之间的关系,以期 借此对清初尤其是康熙朝政 治与文学的关系获得更确切 的认知。绪论叙述了选题缘 起,立足于应制的历史发展 ,限定了本文所使用的应制 概念。同时,结合相关文献 确定了康熙朝南书房翰林的 具体人员,对其应制创作进 行了类型划分,并针对研究 不足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后续内容分别从南书房翰林 概述、文学典范树立、盛世 主题建构等多个个方面展开 论述。
作者简介
殷红,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文学与文献,康熙朝的政治与文学生态。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概念限定 二 范围界定与应制类型 三 研究现状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康熙时期南书房翰林与清初文学 第一节 康熙朝南书房的设立与演变 一 康熙帝设立南书房始末 二 第一阶段:内外区隔,不与外事 三 第二阶段:内应外合,参与党争 四 第三阶段:内外流动,考察翰詹 第二节 南书房翰林职能及其与康熙帝关系之考察 一 词臣讲筵与帝王亲讲 二 私人秘书与帝王亲信 三 御用编辑与燕许大手笔 第三节 康熙朝南书房翰林的正统性文学建构及其范式意义 一 拓展应制文学的正统性范域 二 推尊馆阁应制的理论路径 三 身份效应与范式意义 第二章 南书房内外:正统性文学建构的词臣典范 第一节 康熙朝的文治场域与张英应制创作之生成 一 文治场域与张英翊赞文治的功能追求 二 张英应制创作的政治叙事与书写策略 三 典雅和平的审美呈现与馆阁应制的文学范式 第二节 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中的“大一统”风景 一 应制立场与作为行记的《扈从东巡日录》 二 “大一统风景”的阐释向度 三 “公私两载”的书写路径 四 “大一统风景”与文化认同塑造 第三节 陈廷敬的道统观及其应制创作 一 道统观的重塑与应制创作的立言之旨 二 “道统在上”的应制书写路径 三 诗教观及其皇权属性 四 “道统在上”的另一层涵义 第三章 礼制与事件:正统性文学建构的“盛世”主题 第一节 褒德显荣:康熙朝南书房翰林战捷献颂的审美考察 一 雅颂诗学观及南书房翰林的文学旨趣 二 皇权叙述立场下献颂的国家话语特性 三 典雅恢弘、敷写似赋的颂体应制风貌 第二节 康熙帝谒明太祖陵及其文学书写 一 谒陵的意象化与对立语境 二 今古之思与皇权的正统书写 三 南巡书写的应制诉求与书写特征 第三节 “礼隆前代”与康熙阙里祭孔中的应制书写 一 仪式性文本:康熙阙里祀孔中的应制文学 二 应制书写的礼制叙事与政治演绎” 三 超越不在场:士人观礼与政治传播 第四章 正统性建构中的文人心态与应制创作 第一节 废太子允初的文学活动及其意义 一 参与应制:文学教育的开展方式 二 组织应令:允初与南书房翰林的文学交往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