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消逝的草原--一个草原社区的历史社会与生态/生态人类学丛书

消逝的草原--一个草原社区的历史社会与生态/生态人类学丛书

  • 字数: 37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罗意|总主编:曾少聪
  • 商品条码: 978752030604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7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第五章 顺应与控制 第一节 顺应自然:游牧民的环境态度 一 移动性原则 二 共有产权制度 三 自然禁忌 第二节 控制自然:农业的环境态度及其影响 一 控制自然:农业的环境态度 二 社区内环境态度的多元化 第三节 自然禁忌的突破 一 追根溯源: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被动突破 二 公地悲剧: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主动突破 第六章 传统与现代 第一节 哈萨克游牧民的人口再生产模式 一 “胡大的旨意”:哈萨克游牧民的人口再生产 二 驼背上的孕妇:生育风险 三 制度与观念:生育的社会文化情境 第二节 人口转型:人口再生产模式的变化 一 游牧社会的人口转型 二 人口爆炸:盆地哈萨克族的人口转型 三 人口积压:婚姻圈与人口流动 第七章 失衡与调适 第一节 自然生态失调:盆地生态环境的退化 一 农田生态系统的退化 二 山林生态系统的退化 三 环境风险加剧 第二节 失衡:人地关系的变化 一 动态平衡:游牧时期的人地关系 二 失衡:定居后人地关系的变化 第三节 调适:发展道路之抉择 一 两代年轻人的抉择 二 盆地内的新机遇 三 燃煤时代 第八章 移民与盆地 第一节 迁移之路 一 迁移的动力与条件 二 移民的特征与类型 三 移民的安置 第二节 移民的生活 一 集体化时期移民之经济生活 二 移民经济生活的多元化 三 移民的社会与文化生活 第三节 共生:日常生活中的族群关系 一 经济生产模式与共生关系 二 共生关系的拓展 三 族际通婚与边界跨越 四 族际关系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第九章 结论 一 社区发展与草原消逝的双重过程 二 社区发展与生态环境之关系的研究框架 三 草原社区发展的经验、教训与前瞻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