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大动乱(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大动乱(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白寿彝史学二十讲

  • 字数: 216
  • 出版社: 红旗
  • 作者: 编者:白至德
  • 商品条码: 9787505141254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4
  • 出版年份: 2017
定价:¥4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本书论述了我国自有文字记载以来,一直到战国末年的历史。从历史发展顺序上看,约略相当于一般历史著述中所说的奴隶制时代。夏商周到春秋战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早期的形成发展史,也是论述的从单一民族到地区性多民族统一的过程。
作者简介
该系列为白寿彝之子白至德根据白寿彝史学论著整理编著而得。白寿彝,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目录
前 言                  /壹 上古时代                 /001 第一讲 中国史学的童年时期 第二讲 从远古的传说到国史的出现 1.甲骨、金文的记载             /007 2.《尚书》和《诗经》            /009 3.商周记载的特点和表述形式          /011 4.鄂君启节和侯马盟书            /013 5.宗周晚期以后的时代特点和国史的出现     /014 6.“世卿的家史”,为国史之外的家史      /016 第三讲 《春秋》经传和私人撰述 1.《春秋经》                /019 2.《公羊传》《左传》《穀梁传》及《国语》    /020 第四讲 战国时期的多种撰述 1.《竹书纪年》《世本》《山海经》       /023 2.《尧典》《禹贡》及礼书           /024 3.《战国策》                /027 4.其他相关撰述               /028 第五讲 都城遗址的调查与发掘 1.殷墟                  /031 2.郑州商城                 /032 3.偃师尸乡沟商城              /033 4.偃师二里头                /033 5.周原                   /034 6.丰、镐城都                /034 7.洛邑(王城)与城周王都           /035 8.曲阜鲁故城                /035 9.临淄齐故城                /036 10.燕国都城                 /037 11.晋国都城                 /037 12.秦国都城                 /038 13.楚国都城                 /039 第六讲 夏的传说与夏史的探索 1.夏的传说、记录和氏族神——禹         /041 2.夏为华夏族三大主源之一           /047 3.夏的“家天下”               /049 第七讲 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商殷 1.文字和历法是历史记载的重要条件       /052 2.商王朝的兴亡               /054 3.殷的传说、记录和氏族神——契       /057 4.最早的文字记载              /059 5.第一个奴隶制社会              /061 6.商之暴君              /063 7.商代的社会经济              /066 第八讲 周系统和自觉地记录了历史 1.历史记载向系统、自觉的记录发展       /069 2.周原既既              /072 3.周的传说、记录和氏族神——后稷       /076 4.武王建周              /078 5.周公东征              /080 6.周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083 第九讲 氏族神和原始史影及变化 1.氏族神                 /086 2.原始史影                /087 3.氏族神身份的变化             /089 第十讲 民族的大认同和大统一 1.融合与一体               /095 2.争霸与和合               /103 3.兼并与大同               /106 4.华夷与五方               /110 第十一讲 东周初年和春秋时期 1.大国的争霸               /113 2.七雄的争斗               /129 3.变法为强大              /131 4.兼并欲统一              /142 5.魏、齐争霸与“会徐州相王”         /144 6.合纵连横中楚、齐的削弱          /147 7.割据结束与秦的统一            /151 8.向封建制的过渡              /153 第十二讲 学派的出现与百家争鸣 1.“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         /158 2.显学之称的墨家              /167 3.道家的《老子》              /170 4.法家学派                 /174 5.儒家大师                 /176 6.阴阳五行学派               /180 7.自然观(唯物与无神)           /183 8.时代在进步的认识论            /185 9.楚辞                   /189 第十三讲 春秋战国的文官武将 1.政治家、思想家              /191 2.著名的军事家              /197 3.著名的政治家              /202 4.改革军事的专家              /208 第十四讲 农业及技术的创获 1.农具的发展变化              /214 2.物候历和二十四节气              /215 3.西周的灌溉              /216 4.战国时期肥料的使用            /217 5.西周的选种与春秋战国的播种      /217 6.田间管理之重要环节          /218 7.五谷的传统地位              /219 第十五讲 古代数学的重大成就 1.远古和上古之数学的萌发        /223 2.甲骨文卜辞中的文字记数法       /224 3.算筹和筹算之创举性发明         /224 4.规与矩及勾股定理          /226 5.实践中扩展的数学知识         /226 6.数学思想的深化与理论研究的尝试    /227 7.深入制度化的数学教育         /228 第十六讲 中国传统医学的萌芽 1.传统医学的起源            /230 2.传统医学与巫术            /231 3.早期的药物知识和用药剂型        /232 4.医学分科及医疗经验之积累       /233 5.预防医学与养生            /235 6.卫生与医事的管理             /236 7.最享盛名的扁鹊            /236 第十七讲 先秦时代之交通 1.先秦交通与民族混合运动         /238 2.先秦交通区域之发展          /239 3.先秦的都会              /245 4.先秦的道路沟渠和馆邮          /249 5.先秦的交通工具               /253 6.战国晚期之关于交通的传说想象和理想     /256 第十八讲 手工业、商业和货币 1.商殷时期的官工商业和贝币          /262 2.西周时期的官工商业及贝币与金(铜)币    /264 3.春秋时期官私工商业的发展与金属货币的出现  /265 4.“素封”的出现,                 战国时期工商业的发达和金属铸币的流通   /268 第十九讲 先秦妇女的神奇传颂 1.创世女神                  /273 2.商、周族的老祖母              /274 3.周文王的母亲和周武王的母亲         /274 4.比《离骚》早三百几十年的《载驰》      /275 5.孟子的母亲                 /276 第二十讲 商周时期的中国在世界的地位 1.世界最古老的文明和夏商周时期的中国     /278 2.西周文明与同时期的世界           /282 3.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和当时的世界       /283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