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现代性图景与哲学的视界

现代性图景与哲学的视界

  • 字数: 230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庞立生
  • 商品条码: 978701017920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4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第一章 当代西方哲学与社会理论反思现代性的理路与趋向 一、从理性批判到社会文化理论批判的视域转换 二、现代性批判的全球化语境 三、对现代性的建设性重写 第二章 现代性社会理论:经典传统与发展逻辑 一、现代性社会理论的思想传统 二、现代性社会理论传统的当代扩展 三、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批判传统及其思想效应 第三章 现代性的变革与当代社会理论的发展趋向 一、寻求对社会生活的整体性理解 二、强化社会理论的批判性和人文性向度 三、多元现代性的发展与新型现代性的建构 四、超越实证主义与非实证主义的二元对立 第四章 转向生活世界的伦理学变革 一、当代伦理学变革的思想理路 二、伦理学变革的基本方向 三、伦理学如何转向生活世界 第五章 “哲学的转向”与哲学观的当代变革 一、哲学观变革与现代性问题 二、哲学转向的三重向度 三、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 第六章 布迪厄与马克思:社会实践理论的契合与分野 一、作为社会理论起点的实践概念及其方法论取向 二、阶级与资本:对社会生活结构的实践论分析与批判 三、马克思与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比较的启示 第七章 阿伦特与马克思:劳动理论的现代性批判意蕴 一、劳动观与劳动论题 二、马克思劳动理论作为现代性批判理论的独特视域 三、马克思与阿伦特劳动理论的不同归宿 第八章 当代辩证法的生存论态度与人文旨趣 一、人的生命本性和生活活动:辩证法的人学根基 二、人的生存的理性态度:辩证法敞开的人生态度 三、时代精神状况:知性的对立与存在的焦虑 四、当代辩证法的价值旨趣:挺立个体内在超越的精神生活 第九章 当代中国哲学的个性化发展问题 一、哲学发展的个性化趋向 二、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到当代中国哲学的个性化追求 三、超越哲学的知识论立场:哲学个性化发展的思想前提 四、深度对话:当代中国哲学个性的生成之路 第十章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嬗变与发展态势 一、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分化流变与理论性质 二、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谱系与理论形态 三、国外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态势 第十一章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思想的当代性问题 二、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批判 三、社会主义运动及其实践模式的反思 四、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中国意义与中国意识 第十二章 “哲学的终结”与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哲学之思 一、“语言转向”与“哲学的终结” 二、“哲学的终结”与哲学观的当代变革 三、当代哲学自我形象的重塑——走向后哲学文化? 四、走向后形而上学时代的体验之思 第十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的现代性处境 一、精神生活的自然主义与超验主义传统 二、精神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阐释 三、历史唯物主义对精神生活现代性状况的批判 四、历史唯物主义与精神生活物化处境的扬弃 第十四章 精神生活的物化与精神家园的当代建构 一、精神生活的物化:“物化时代”的消极历史效应 二、精神生活物化困境的超越与扬弃 三、文化自觉与精神家园 四、融入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自觉与当代使命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明教养 一、深入领会马克思主义哲学蕴含的文明教养与思想张力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中国道路的价值自觉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敞开一种新的文明类型的哲学实践 第十六章 民族复兴的文化自觉与哲学憧憬 一、文化自觉:反省与厘清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础 二、文化传统:民族精神家园的生命根基 三、时代的“言外之意”与民族复兴的哲学憧憬 主要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