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民族思想研究

马克思民族思想研究

  • 字数: 328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邢瑞娟
  • 商品条码: 978751619544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8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导论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第一章 马克思民族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理论渊源 第一节 马克思民族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 19世纪30-40年代,一批现代民族逐渐形成 二 资本主义的殖民掠夺及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三 工人运动的兴起和工人运动国际联合的出现 第二节 马克思民族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一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民族思想 二 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民族思想 三 德国古典哲学家的民族思想 第二章 马克思民族思想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马克思民族思想的孕育阶段 (1830—1842年) 一 中学时期的民族思想 二 大学时期的民族思想 三 《莱茵报》时期的民族思想 第二节 马克思民族思想的探索形成阶段 (1843—1849年) 一 “两个转变”时期的民族思想 二 进行科学理论创立时期的民族思想 三 民族思想的确立 第三节 马克思民族思想的继续发展阶段 (1850—1883年) 一 民族解放斗争的探索与实践 二 普法战争期间国际主义思想的深化与实践 三 《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对民族形成过程的阐发 第三章 马克思民族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的民族生成观 一 民族形成的决定因素 二 民族演进的历史过程 三 民族与国家的关系 四 民族特征 五 资产阶级民族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 第二节 马克思的民族发展观 一 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民族发展的决定因素 二 民族交往是民族发展的重要条件 三 民族消亡是民族发展的必然趋势 第三节 马克思的民族矛盾观 一 私有制及阶级剥削与阶级压迫是民族矛盾产生的社会根源 二 各民族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是产生民族矛盾的重要原因 三 民族剥削与民族压迫是民族矛盾的主要表现 四 民族战争是民族矛盾的对抗形式 第四节 马克思的民族解放观 一 殖民统治是近代民族解放运动的社会根源 二 民族解放运动是无产阶级革命最好的同盟军 三 民族解放运动是推动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要形式 第五节 马克思的民族和谐观 一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前提 二 民族独立是实现民族和谐的基础 三 民族团结是实现民族和谐的集中体现 四 国际主义是实现民族和谐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 马克思民族思想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节 马克思民族思想的理论价值 一 实现了对资产阶级民族观的超越 二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科学基础 三 体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四 提供了认识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科学指导 第二节 马克思民族思想对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现实意义 一 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现实表现 二 马克思民族思想对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民族思想对解决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现实意义 一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 二 当代世界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透视 三 马克思民族思想对解决当今世界民族问题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一 中文译著 二 中文著作 三 期刊论文 四 学位论文 五 外文文献 六 其他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