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性情与礼教(先秦儒学立人思想研究)

性情与礼教(先秦儒学立人思想研究)

  • 字数: 25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华军
  • 商品条码: 978751618852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绪论 一 生存的反思——生存论视域下的中国传统思想研究 二 生存问题的再诠释——以传统儒学为例的几点说明 (一)虚实相映的理解方式 (二)情礼互证的生存内涵 (三)意义的显明与价值的认定 上编 性命与人生——孟子性命思想研究 第一章 孟子性命思想研究述评 一 孟子性命思想概论 (一)思想之发端 (二)主题与意义 二 古今研究略论 (一)古代研究概要 (二)近现代研究概要 第二章 孟子人性论研究 一 孟子其人及其时代之人性论 (一)孟子其人 (二)孟子时代的人性论 二 孟子人性论的三层内涵 (一)有物有则 (二)以德为性 (三)则故言性 第三章 孟子心性论研究 一 心性论溯源 二 性由心显 (一)以心言性 (二)大体与小体 三 自觉与存养 (一)本心自觉 (二)存养本心 第四章 孟子身心论研究 一 孟子身心论概述 (一)身心论溯源 (二)孟子对身心关系的四点认识 二 孟子身心论的展开 (一)心志与人性 (二)心志与知言 (三)心志与养气 第五章 孟子性命论研究 一 孟子天人论概要 (一)天人论溯源 (二)孟子对天人关系的两点认识 二 孟子性命论解析 (一)性命论溯源 (二)孟子论性命之分合 结语 附录一 儒家道德的本原建构——以孔子为例的考察 一 儒家道德之本原 (一)天命予人 (二)致天命 二 性、命二重建构 (一)敬命成性 (二)才性与运命 三 关于任命与任性的反思 附录二 中国哲学人性思想之反思 一 基于现实存在的反思 二 三个环节 (一)原始自然环节 (二)文化自觉环节 (三)理想建构环节 三 两个主题 (一)超越 (二)建立 四 无限发展的文化理解活动 下编 情感与教化 第六章 儒学的情感世界 一 情感与人生 (一)道始于情 (二)始者近情,终者近义 (三)五重情感世界 二 情感与当代生活 (一)情感与存在 (二)“自由”的解读 (三)情感的危机 第七章 理念、现实与教化——论儒家中道观的三重本体视界 一 儒家“中道”释义 (一)“中道”溯源 (二)解中与用中 二 三重本体视界 (一)理念视界下的儒家中道本体 (二)现实视界下的儒家中道本体 (三)教化视界下的儒家中道本体 三 本体、方法、立人 第八章 生活哲学规范——儒学传礼的当代启示 一 反本修古不忘其初 二 天下之礼乱矣 三 返本开新 (一)儒学人道思想建构 (二)以义制礼 四 儒学传礼的意义与当代启示 (一)儒学传礼的意义 (二)儒学传礼的当代启示 第九章 儒学道德境界的多重性——以孔子“仁”学思想为例 一 仁与德性 二 仁与才性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