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学科素养的表现标准研究/基于标准的评价研究丛书

基于学科素养的表现标准研究/基于标准的评价研究丛书

  • 字数: 220
  • 出版社: 华东师大
  • 作者: 邵朝友|总主编:崔允漷
  • 商品条码: 978756756109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5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引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评析 三、研究设计 第一章 我国为何亟需表现标准 第一节 基于标准的国际教育改革趋势 一、回应社会挑战的改革共识:素养导向 二、规定高要求的教育输出:教育标准 三、建立一致性的教育体系:基于标准 第二节 我国深化课程改革对表现标准的呼唤 一、课程标准的发展困境 二、教师教学的实践困境 第二章 表现标准的历史演变与界定 第一节 经验化阶段 一、从standard词源考察谈起 二、评价的宠儿:经验判断 第二节 具体化阶段 一、1862—1917:历史深处的回眸 二、1918—1949:课程先驱的遗产 三、格拉泽的贡献与苦果 第三节 概括化阶段 一、对学习结果的再认识 二、1988:教育标准的里程碑 三、教育标准的普及时期 第四节 表现标准的界定 一、定义演进 二、概念界定 三、内涵解析 第三章 表现标准的当代知识基础:学科素养 第一节 学科素养解读 一、素养与相关用语辨析 二、教育领域的素养概念 三、学科素养:错解与正名 四、确定学科素养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 学科素养模型及验证 一、学科素养模型的考察 二、学科素养模型的备择方案:一种分析框架 三、学科素养模型的验证 第三节 学科素养模型在表现标准研制中的作用 一、架接表现标准与教育目的 二、提供编制表现标准的参照框架 第四章 基于学科素养表现标准的研制程序 第一节 组织架构 一、人员的组织 二、任务与分工 三、时间与经费 第二节 研制路径 一、先验路径 二、后验路径 三、整合路径 第三节 研制流程 一、始于内容标准的研制流程:马里兰州经验 二、始于学科素养模型的研制流程:瑞士经验 三、始于课程总目标的研制流程:台湾地区经验 四、始于核心素养的研制流程:澳大利亚经验 第四节 比较与借鉴 一、比较 二、借鉴 第五章 基于学科素养表现标准的编制技术 第一节 明确学科素养转化为表现标准的方式 一、演绎方式 二、归纳方式 第二节 选择表现标准的呈现方式 一、呈现方式的归类 二、不同类型呈现方式的启示 第三节 拟定表现水平 一、拟定表现水平层级及名称 二、撰写表现水平描述语 第四节 确定表现样例 一、确定表现样例的途径 二、确定表现样例的选择:研制表现性任务 第六章 基于数学建模素养表现标准的案例开发:以“圆的周长”为例 第一节 案例开发设计 一、开发目的 二、主题选择与样本确定 三、人员组织与数据收集 第二节 案例开发过程 一、确定“圆的周长”的学习要求指向数学建模素养 二、研习拟定表现标准的基本技术 三、依托技术拟定第一稿表现标准 四、通过专家咨询拟定第二稿表现标准 五、基于测试与反馈拟定第三稿表现标准 六、根据专家与教师咨询意见确定最终表现标准 第三节 案例整体反思 一、访谈数据的分析 二、基于访谈发现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