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电视解说词写作(修订版影视艺术与传媒应用型教材)

电视解说词写作(修订版影视艺术与传媒应用型教材)

  • 字数: 410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徐舫州|总主编:任金州//钟大年
  • 商品条码: 9787303183531
  • 版次: 2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2
定价:¥3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绪论 一、电视解说词概说 1.电视解说词的解释与界定 2.解说词发展的历史沿革 二、电视解说词的地位与作用 1.研究认识上的分歧 2.在电视语言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 电视解说词的应用范围和相关准备 一、电视解说词的应用范围 1.电视解说词的广泛运用 2.电视解说词的应用重点 3.学习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4.解说词创作的学习重点 二、相关知识的必要准备 1.相应的文字基础和写作功力 2.了解电视制作的基本过程和操作程序 3.掌握电视的发展脉络和潮流动向 4.在创作实践中积累融会广泛的知识 5.始终保持新闻敏感和创新意识 [本章重点 [思考题 [观摩作品 第二章 电视语言的合理运用 一、电视语言的结构特点 1.单一手段自身表现力的限制 2.电视语言整体结构对手段使用的制约 3.编导个人创作个性的制约 4.制作经费和技术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制约 二、电视语言的综合优势 1.电视语言的主要优势所在 2.电视语言构成的基本规则 三、语言环境的影响与营造 1.语言使用的社会与文化环境 2.外部语言环境构成的立体交叉式影响 3.内部语言环境构成的库存选择关系 [本章重点 [思考题 [观摩作品 第三章 电视解说的语言特点 一、类概念与感性实体 1.两种符号形式的联系与异同 2.不同符号感受形象的方式 3.特殊语言形态的电视解说 二、语言符号的物质形态与概念意义 1.文字符号“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2.画面符号外在形态与内涵意义的关系 3.画面形象的象征与隐喻 [本章重点 [思考题 [观摩作品 第四章 电视解说词的合理位置 一、电视画面的局限 1.历史上发生的事件难以完整再现 2.画面无法预测和展望未来 3.难以直接揭示复杂的人物内心世界 4.对不具备形象性的问题难以表达 5.画面具有的“多释性”特点 6.无法全部回答新闻记录的基本要素 二、电视解说的非独立性 1.怎样理解电视解说的非独立性 2.具体创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本章重点 [思考题 [观摩作品 第五章 电视解说的功能与作用 一、电视解说的主要功能 1.弥补画面不足,完善电视形象报道 2.整合画面信息,创造明确的指示关系 3.挖掘画面内涵,丰富提升画面的表现力 4.调动观众的想象和联想 5.连接画面,顺利过渡转场 6.直接抒发感情,阐述道理 二、电视解说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电视时代”保持理性思考的重要途径 2.解说存在的社会学意义 [本章重点 [思考题 [观摩作品 第六章 特殊类型的电视节目对解说的要求 一、电视新闻稿的写作 1.电视新闻消息 2.电视新闻评论 二、电视政论片、文献性纪录片的创作 1.创作的基本前提条件 2.此类节目对解说的特殊要求 [本章重点 [思考题 [观摩作品 第七章 电视解说的创意与构思 一、电视节目的选题策划 1.节目题材的选择与确定 2.对节目选题的理性分析 二、电视解说的创作构思 1.充分占有材料 2.选择合适的切入角度 3.合理组织安排结构 4.善于观察捕捉细节 [本章重点 [思考题 [观摩作品 第八章 电视解说词的形式特点 一、与创作相关的其他因素 1.斟酌确定精彩的标题 2.准确合理使用字幕 3.同期声采访同解说的配合关系 二、电视解说的形式要求 1.画面长度与解说字数的关系 2.数字的形象化处理 3.谨慎使用简称 4.避免同音不同义的字词产生误解 5.叙事角度和叙述人称 6.电视解说语言的规范化要求 [本章重点 [思考题 [观摩作品 第九章 电视解说的艺术追求 一、电视解说的艺术特点 1.电视解说的听觉效果 2.语言修辞方式对听觉效果的影响 二、电视解说的艺术处理 1.艺术辩证法的认识和运用 2.语言分寸感的准确把握 3.解说表达情感的特点 4.简洁凝练的表述技巧 三、提高解说语言的艺术感染力 1.语言的生活化与口语化 2.“兴趣就是记忆” 3.要有“点睛之笔” 4.解说的开头 5.解说的结尾 [本章重点 [思考题 [观摩作品 第十章 电视解说的理论思考和发展前景 一、电视解说的理论思考 二、电视解说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章重点 [思考题 附录 电视解说词作品赏析 修订版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