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从集市透视农村消费空间变迁(以胶东P市为例)

从集市透视农村消费空间变迁(以胶东P市为例)

  • 字数: 180
  • 出版社: 上海三联
  • 作者: 徐京波
  • 商品条码: 9787542659170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202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视角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述评 一、集市两种理论取向的比较与分歧 (一)集市的形式主义取向:市场脱嵌于社会 (二)集市的实体主义取向:市场嵌入于社会 (三)两种学术取向的反思 二、空间:集市研究的一种综合视角 (一)地理空间的进入 (二)社会理论的空间回归 (三)将空间带入集市研究 第三章 P市集市形态的历史演变 一、政区意义上的P市历史沿革 二、曲折与徘徊中发展(1949年以前) (一)兴盛 (二)衰落 (三)复兴 三、国家进入与集市政治化(1949—1978年) (一)恢复经济与放开市场 (二)统购统销与集市空间萎缩 (三)全面控制与集市消解 四、市场的发育与拓展(1978年以后) (一)价格双轨制 (二)取消统购与放开价格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集市:传统乡村社会的消费空间 一、定期小集市:余缺调剂交换的空间 (一)嵌入于自然村落之中 (二)为买而卖:生存经济的逻辑 (三)交易方式:物物交换多于现金交易 二、定期大集市:专业化“小市”与职业化商贩 (一)集市周期与流动的职业化商贩 (二)小市的划分与专业化经营 (三)经纪人与商品集散 三、庙会:农村消费空间的补充形式 第五章 集市:传统乡村社会的社会空间 一、跨出村界的社会交往 (一)赶集路上的交往 (二)集市上的社会关联与人际交往 (三)茶馆里的闲聊与信息传播 二、庙会与闲暇生活方式 (一)庙会与宗教信仰 (二)庙会上的宴请 (三)狂欢中的生活调剂 三、基层市场社区的形成 (一)集市与婚姻圈 (二)庙会与祭祀圈 (三)跨村的公共议事 第六章 乡村工业化进程中的集市空间变迁 一、P市乡村工业化的基本状况 (一)乡村工业化的两种类型 (二)本地农民的离土不离乡 (三)外地劳动力的流入 二、乡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市场依赖 (一)乡村工业化与自足性生产模式的解体 (二)定期小集市:集市数量的增加与形式多样化 (三)定期大集市:集散的单向性与职业商贩的分化 三、乡村工业化进程中的集市社会空间萎缩 (一)乡村工业化与农民闲暇时间的压缩 (二)集市社会交往功能的工厂转移 (三)庙会的两个工具性文本 (四)基层市场社区的消解 四、集市社会空间萎缩与跨村社会关联弱化 第七章 农村新消费空间的兴起 一、超市与专卖店的农村延伸 (一)超市与专卖店的集市地理空间依托 (二)超市与专卖店交易规则的集市渗透 (三)超市与专卖店空间移植过程中的城市消费文化输入 二、农业专业市场:集市农产品输出功能的替代空间 (一)农业专业市场:适应农业专业化的市场模式 (二)农业专业市场:农产品供给与城市消费市场的衔接 三、农村网购的兴起 (一)互联网的进入与农民消费欲望的建构 (二)农村物流:缩短了农村买家与城市卖家的社会距离 (三)电视购物与网购信任机制的培育 四、消费空间的常态化与农民消费行为的个体化趋势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一、主要结论 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地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