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碳市场的设计与影响(理论模型与政策)

中国碳市场的设计与影响(理论模型与政策)

  • 字数: 200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李继峰//张亚雄//蔡松锋
  • 商品条码: 97875201019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5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继峰、张亚雄、蔡松锋著的这本《中国碳市场 的设计与影响(理论模型与政策)》围绕我国碳市场相 关政策进行了广泛的定性、定量研究,既有对碳市场 主要规则的理论分析,又有对碳市场如何适应我国能 源领域体制改革、如何配合地方碳强度考核机制、如 何应对国际贸易壁垒等现实问题的专项分析,部分研 究成果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同时,本书广泛 利用了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开展政策研究,对于 如何将定性问题引入模型、如何开展情景分析以及如 何解释模型计算结果等方面都有详细分析,可作为大 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类似研究的技术参考,期望能 够引起对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研究方法的广泛学术探讨 。
作者简介
张亚雄,男,河北丰润人。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研究员,“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副理事长,新加坡国立大学管理学硕士。从事宏观经济与数量经济、能源与气候变化等研究。曾获国家发改委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多项、国家发改委第四届中青年干部经济研讨会优胜奖、首届国家信息中心创新奖等。主持或参加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科技部软科学、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及政府、社会和国际合作课题多项。
目录
第一篇 中国建设市场化碳减排政策体系的政策研究 第一章 建立中国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国际经验与制度设计建议 一 引言 二 碳市场覆盖范围的设定 三 排放配额上限的设定 四 碳价格管理制度与市场稳定机制 五 配额分配与财政收入支配 六 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协调 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促进国家碳市场与电力市场协调发展的政策 一 电价管制对碳市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分析 二 应对电价管制的碳市场规则设计建议 第三章 碳市场机制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协调发展的建议 一 引言 二 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在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政策上的差异化分析 三 碳市场顶层设计中应考虑与主体功能区规划保持一致 四 建立县域碳汇资源的管理与交易机制的必要性 五 建立县域碳汇资源管理与交易机制的方案设计 六 对策建议 第四章 对碳市场的直接排放权与间接排放权交易的思考 一 引言 二 将直接排放权和间接排放权同时纳入碳市场的必要性分析 三 将直接排放权与间接排放权同时纳入碳市场的做法 四 对地方碳市场试点的政策建议 第五章 碳市场合理价格水平研究 一 引言 二 碳价格对我国行业竞争力影响的估算 三 碳市场对我国行业竞争力影响的情景分析 四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我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壁垒及应对策略 一 引言 二 征收碳出口税的必要性分析 三 征收碳出口税的可行性分析 四 征收碳出口税可能存在的政策挑战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二篇 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开发及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研究领域应用案例 第七章 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介绍 一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 二 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总体介绍及特点 三 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主要理论和模块 四 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能源替代模块 五 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碳交易模块 六 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数据库 第八章 中国引入碳定价政策中如何看待管制电价——基于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应用 一 引言 二 模型与模拟方法介绍 三 数据及情景设置 四 计算结果 五 结论 第九章 国际贸易绿色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研究——基于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应用 一 引言 二 碳关税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定性分析框架 三 基于国家信息中心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开展碳关税影响的定量研究 四 碳关税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情景设计及计算结果 五 结论及未来研究方向 第十章 建立广东—湖北碳市场的减排成本及其经济影响——基于多区域一般均衡模型 一 引言 二 模型介绍和模拟方案 三 2007年广东和湖北二氧化碳排放 四 模拟结果和分析 五 结论和政策建议 第十一章 电价管制应对措施的比较分析:间接排放权VS电价附加——以上海为例 一 背景 二 研究方法 三 模拟情景 四 模拟结果 五 结论和建议 第三篇 他山之石: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我国碳市场的制度设计 第十二章 澳大利亚碳市场建设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澳大利亚碳市场建设概况 二 澳大利亚碳市场与EU-ETS的比较分析 三 对我国碳市场建设的启示及建议 第十三章 欧洲碳市场进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一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ETS进展调研成果 二 对我国碳市场顶层设计的建议 第十四章 英国低碳转型的政策组合拳:电力市场改革+欧洲碳市场 一 引言 二 英国电力市场改革与进展 三 欧洲碳市场EU-ETS最新进展 四 英国电力市场改革与EU-ETS的协调互补设置 五 对我国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附录 英国电力市场改革四项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