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易则神形篇内经七篇大论述义(精)/潘雨廷著作集

易则神形篇内经七篇大论述义(精)/潘雨廷著作集

  • 字数: 241
  • 出版社: 上海古籍
  • 作者: 潘雨廷|整理:张文江
  • 商品条码: 978753258435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1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6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潘雨廷先生(1925—1991),上海人,当代著名 易学家。生前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 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潘 雨廷先生早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系,毕业后 师从周善培、唐文治、熊十力、马一浮、杨践形、薛 学潜等先生研究中西学术,专心致志于学问数十载, 融会贯通,自成一家,在国内外有相当的影响。潘雨 廷先生毕生研究的重点是宇宙与古今事物的变化,并 有志于贯通东西方文化之间的联系,对中华学术中的 《周易》和道教,有深入的体验和心得。潘雨廷先生 著述丰富,其研究涉及多方面内容,具有极大的启发 性。他的著作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之一。《易则神形篇内经七篇大论述义》由张文江根 据潘雨廷夫人金德仪女士保存的遗稿整理而成。 《易则》展示了河图、洛书的先后天体用变化, 其中的《易范合论》尤其有重要价值。《神形篇》是 以五进制撰写的“拟经”,堪比汉代扬雄的《太玄经 》。《<内经>七篇大论述义》阐发了《易》与中医的 关系,追溯了中医的理论根源。
作者简介
潘雨廷先生(1925一1991),上海人,当代著名易学家。生前担任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中国《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上海道教协会副会长潘雨廷先生早年就读干上海圣约翰大学教育系,毕业后师从周善培、唐文治、熊十力、马一浮、杨践形、薛学潜等先生研究中西学术,专心致忠于学问数十载,融汇贯通,自成一家,在国内外有相当的影响。潘雨廷先生毕生研究的重点是宇宙与古今书物的变化,并有志于贯通东西文化之间的联系,对中华学术中的《周易》和道教,有深入的体验和心得。
目录
易则 自序 论先天当河图后天当洛书 一、论先天当河图 二、论后天当洛书 论图书与先后天卦位 原河洛之变 先后天卦变考原 总释图书先后天 释先后天易位 易范合论 释五行生克之周期 神形篇 金序 杨序 薛序 自序 《神形篇》一百二十五象图 神形篇一百二十五象方位图一 神形篇一百二十五象方位图二 《神形篇》一百二十五象分类辨族图 神形篇 擘形说 附:蓍策图 附:生克图 如形说 憬形说 附:五聋图 次形说 附:次形图 缀形说 附:缀形图 《神形篇》跋 《神形篇》又跋 附:《神形篇》音义 《内经》七篇大论述义 自序 一 天元纪大论述义 二 五运行大论述义 三 六微旨大论述义 四 气交变大论述义 五 五常政大论述义 六 六元正纪大论述义 七 至真要大论述义 初步结论 附录一 论《太玄》象数 附录二 《易》与中医 一、论中国的象数学 二、论《周易》与中医及自然科学理论的关系 三、初论中西医理论的结合 四、论五行 五、论五运六气配干支法 六、论中医的五脏坐标与心肾交媾的气化理论 七、易学与人体修持 八、论人体经络 九、论五十营之时间 后记 张文江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