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他者的游弋与自我的构建(西域-新疆居民身份认同的历史流变)

他者的游弋与自我的构建(西域-新疆居民身份认同的历史流变)

  • 字数: 379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闫国疆
  • 商品条码: 978751619237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7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闫国疆著的这本《他者的游弋与自我的构建(西 域-新疆居民身份认同的历史流变)》认为: 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自我与他者互动中的身 份认同。新疆问题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发展,凸显了现 代社会转型中成因复杂的“重群体而远国家”的认同 危机,民族身份资本化是一个重要诱因。新疆居民身 份的历史流变表明:身份认同具有历史可塑性和主体 选择性,他者的游弋与自我的构建促成了身份认同, 实践与记忆是身份认同的基础,生存与发展的利益需 求是身份认同的驱动力。解决新疆问题须在社会全面 发展的基础上,重书历史、重塑记忆、重构身份认同 。
作者简介
闰国疆(1970-),南京大学法学博士、史学博士后,新疆财经大学副教授。主要从事哲学社会学、历史人类学研究,近年所做现代化与身份认同、边疆治理与新疆问题研究获得 、中国博士后和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资助,研究成果获南京大学、新疆哲学社会科学奖励,得到中央政治局委员批复;受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道路”欧洲论坛(2014·柏林、罗马)、第二届中俄国际学术论坛(2015·圣彼得堡、莫斯科)等学术会议邀请发言并受好评。
目录
序言一 序言二 前言 第一章 身份认同危机:现代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矛盾 第一节 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矛盾 一 实践性与矛盾性: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 二 不同历史阶段人类存在矛盾性的表现 三 解决人类存在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矛盾的思路 第二节 游弋与建构:身份与现代社会的认同危机 一 自我的建构与他者的界划:身份认同的基本内涵 二 现代社会的认同危机与身份认同的理论研究 三 中国身份认同问题的理论研究 第三节 民族国家与公民身份: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历史发展之物 一 危机与希望:近现代中国的社会重构之路 二 从陌生到熟悉:“中华民族”身份的构建之路 三 熟悉而陌生的现代概念:市民社会与公民国家 第二章 百川归海:新疆社会发展与居民身份认同的历史流变 第一节 合众为一:远古至隋唐一统的西域社会发展与居民身份认同 一 从远古到西域三十六国 二 汉、匈西域之争与西汉统一西域 三 魏晋南北朝的西域之争与隋唐再统西域 第二节 割据与大统:从回鹘西迁到蒙元察合台汗国时期的西域 一 唐朝之后的西域纷争 二 西域大统与多民族交融:蒙元时期的西域社会认同与身份变化 三 明清时期中国西域的治理与西域社会居民的身份认同流变 第三节 多元归一:晚清民国时期新疆社会发展与居民身份变化 一 土尔扈特蒙古东归祖国 二 取其壅蔽、渐通情实:新疆建省及其后的社会发展与居民身份变化 三 分裂与统一:辛亥革命以后的新疆社会发展与居民身份变化 第三章 民族识别与民族区域自治:一种现代社会身份制度的构建 第一节 平等与自觉:新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与价值取向 一 民族平等:新中国实行民族识别的基本理由 二 民族区域自治: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节 “兵团人”:一个新型共同体的身份构建 一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 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新疆社会发展的贡献 三 “兵团人”:新中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特殊身份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社会发展与身份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社会的发展 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变化 二 从民主协商到民族区域自治:新疆的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变化 三 从凋敝到繁荣:新疆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四 从自在到自治:新疆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的居民身份之变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社会发展与身份构建的经验 一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良性社会发展与身份认同的制度保证 二 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是良性社会发展与身份认同的物质基础 三 历史机遇与良好规划是良性社会发展与身份认同的必要前提 四 独立自主与交流合作是良性社会发展与身份认同的基本要素 五 良好社会意识引导是社会良性发展与身份认同的基本精神要件 六 党的领导、群众路线是良性社会发展与身份认同的主体必需 七 正确处理现实矛盾问题是良性社会发展与身份认同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