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认同与偏见(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的文化表达)/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

认同与偏见(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的文化表达)/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

  • 字数: 447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李然|总主编:田敏
  • 商品条码: 978751619276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37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10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李然著的这本《认同与偏见(湘西土家族苗族族 群关系的文化表达)》旨在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 指导,运用族群理论和族群关系理论对当代湘西土家 族、苗族的文化互动的背景、形式、内容、过程、动 因、途径、模式进行描述和归纳,探讨土家族、苗族 族际间的文化互动与族群关系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发 现问题,为构建湘西和谐民族文化、和谐民族关系、 和谐社会提供对策和建议。
作者简介
李然(1975一 ),汉族,湖北随州人,历史学硕士、法学(民族学专业)博士。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入选人员。主要从事南方民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先后主持“当代湘西民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研究”“明清以来武陵山区集市体系发展与多民族地区社会整合研究”“民族村寨保护、发展与乡土社会文化变迁研究——基于武陵山区的调查”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被 等部门采纳。
目录
导论 一 研究意义 二 理论回顾及研究综述 三 主旨、内容及创新 第一章 湘西概貌 第一节 自然生境 第二节 生计方式 一 农耕生计方式 二 工业化生计方式 三 后工业化生计方式:民族旅游业 第三节 经济社会状貌 一 经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二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三 社会结构重组、调整、改革稳步推进 四 和谐社会建设初见成效 第四节 民族人口及分布格局 一 人口规模 二 民族构成 三 分布格局 第二章 土司时期至民国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概要 第一节 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 一 土司时期土家族苗族在族群结构中的地位 二 土司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的交往互动 三 土司时期土家族苗族族群边界的变化 第二节 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 一 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在族群结构中的地位演变 二 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边界的变化 三 改土归流至民国时期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文化互动 第三章 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 第一节 两族通婚 一 通婚的基本情况 二 族际通婚的基本分析 三 政府政策 四 公众态度 五 族际通婚中的文化互动 第二节 两族菲正式组织的相互进入:社区中的社会交往 一 居住情况 二 同校情况 三 工作交往 四 消费格局 五 娱乐活动中的交往 六 宗教信仰活动中的交往:莲花庵、土地堂与天王庙 七 个人自发的社会交往:社交网络 第三节 政治领域的整合 一 土家族与苗族联合自治 二 两族干部交流 第四节 两族经济交往 一 农业生产中的互助与学习 二 墟场中的交易 三 新型产业中的合作 第五节 文化活动中的共同参与 一 共同参与民族节日:土苗同乐 二 两族文艺节目同台献艺:土风苗韵 第四章 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认同 第一节 两族文化认同 一 对对方文化的了解 二 对对方文化的赞扬 三 对对方文化的借用 四 对自身文化不足的认识 第二节 两族文化的趋同 一 生产、生活习俗趋同 二 信仰文化中相同要素的增多 三 语言的一致化趋向 四 基层社会组织的一致化 五 苗族土家化与土家族苗化 第三节 两族文化认同增强的原因 一 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作用 二 民族文化保护政策 三 市场经济体制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 四 文化生态的共生性的影响 五 旅游业发展对土家族、苗族文化的需求 六 学校教育的普及 七 人口流动性增强 第五章 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文化偏见 第一节 苗族土家族彼此文化偏见的表现 一 偏见及其特征 二 苗族土家族彼此文化偏见的表现 第二节 文化偏见的中心 一 优秀文化事象的族属性争夺 二 对对方部分优势文化的否认 三 对对方落后文化要素的误读与泛读 第三节 文化偏见的原因 一 历史上民族隔阂的遗留 二 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 三 教育水平差异 四 政治资源占有不均衡 第六章 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族群关系 第一节 族群边界变化 一 语言 二 风俗 三 信仰 四 当代族群文化边界的再创造 第二节 族群关系新格局 一 族群的法律身份与文化身份的错位 二 多民族成分家庭的增加 三 多民族家庭子女民族成分选择的多样化 第七章 多民族社区族群文化互动关系模式 第一节 汉文化在土家族苗族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中的作用 一 汉文化的传播与两族对汉文化的借用 二 汉文化在两族文化认同中的作用 第二节 多维的族群关系模式 一 和谐与共生 二 竞争与冲突 三 族群关系走向:从“团体多元主义”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结语 对构建湘西和谐文化与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考 一 反思:同化与多元化的博弈 二 对策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