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

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

  • 字数: 32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崔榕|总主编:田敏
  • 商品条码: 978751619125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3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7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崔榕著的这本《国家在场与文化调适(湘西苗族 文化的百年变迁研究)》以“国家在场”为理论框架 ,以百年来的湘西苗族社会为时空背景,运用历史民 族学的研究方法,将史料与民族学理论分析、宏大历 史背景与现实个案考察相结合,深入探讨国家与湘西 苗族文化变迁的关系。
作者简介
崔榕(1972— ),土家族,湖北恩施人,民族学专业博士,主要从事南方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现任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为湖北省宣传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七个一百”项目(哲学社会科学类)入选人员。2014年2月—2015年2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人类学系访学深造。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先后主持“国家在场与近百年来湘西苗族文化的变迁”“少数民族乡村‘文化网络’与社会治理创新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以及多项省部级课题。所撰写的《湖北省民族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民族地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武汉市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工作调查》等研究报告获国家民委奖励。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学术综述 (一)有关“国家在场”的理论概述 (二)有关湘西苗族研究概述 (三)对学术综述的总结与评价 三 本书的结构与创新 四 有关说明 第一章 湘西苗族概况 一 湘西苗族的自然生境 (一)地形地貌 (二)气候特征 二 湘西苗族的历史 (一)湘西苗族的族源 (二)湘西苗族远古的沧桑与近代初期的磨难 (三)百年来湘西苗族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 百年来湘西苗族文化变迁的表征 一 生活方式的变迁 (一)服饰 (二)饮食 (三)居住 (四)交通与通信 (五)闲暇活动 二 民间信仰的变迁 (一)椎牛 (二)椎猪 (三)祭家先 (四)接龙 (五)还傩愿 (六)天王崇拜 (七)“作鬼作神” 三 婚姻文化的变迁 (一)婚姻缔结方式 (二)婚姻仪式 (三)通婚规则 四 习惯法规的变迁 (一)合款与款约 (二)乡规民约 (三)饮血息讼 五 语言的变迁 (一)民国时期湘西苗族的语言 (二)20世纪50—70年代湘西苗族语言的状态 (三)改革开放以来湘西苗族语言的发展 第三章 “国家在场”对湘西苗族传统文化变迁的影响 一 国民政府的文化同化 (一)文化同化的动力:建立民族一国家的美好初衷 (二)文化同化政策的具体举措 (三)文化同化的实施效果 (四)文化同化失效的原因 二 “总体性社会”的政治运动 (一)“总体性运动”对湘西苗族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破旧立新”对苗族文化的影响 三 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国家理念 (二)湘西民族区域自治的历程 (三)民族区域自治对苗族文化的意义 四 学校教育的推广与普及 (一)“总体性社会”时期学校教育的初步发展 (二)改革开放以后教育体制进一步完善 (三)学校教育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影响 五 改革开放后国家的民族文化策略 (一)国家征用苗族文化的意义 (二)国家征用苗族文化的方式 六 民族团结政策与外来文化的传播 (一)国家积极宣传、贯彻民族团结政策 (二)外来文化的传播与涵化 第四章 民间社会对“国家在场”的回应 一 排拒 二 顺应与合作 (一)主动合作 (二)消极合作 三 调适中捍卫 (一)藏匿物品 (二)隐蔽活动 (三)相互掩护 (四)变通 (五)并用 (六)冲突 四 借用 (一)借国家话语保护民族文化 (二)借国家话语争取资金支持 五 引进 (一)傩戏中国家角色的扮演 (二)神龛的布置 第五章 “国家在场”与湘西苗族文化的现代性建构 一 祛魅:理性、科学对民间信仰的冲击 二 高扬苗族文化价值:主体意识的增强 三 采纳他文化:开放性的培育 四 捍卫民族权利:权利意识的伸张 (一)积极投入捍卫国家主权的战争 (二)诉求苗族的参政权 (三)创建文字,表达文化权利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