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永佃制度研究(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中国永佃制度研究(上下)/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 字数: 824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刘克祥
  • 商品条码: 97875201030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850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2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永佃制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后期出现的一种佃农 有权永久性地耕种地主土地的租佃制度,是中国封建 社会和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反过来促 进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加快封建宗法制度的松解和 农民的人身解放,有利于佃农个体经济的壮大和经济 、社会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发 展。因此,永佃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 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永佃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 术意义。 刘克祥著的《中国永佃制度研究(上下)/中国社 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作为首部研究中国永佃制度 的大型专著,采用经济学与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从 纵的方面,就其发生、发展和演变、衰亡的全过程, 勾画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从横的方面,就其形成 途径和不同类型、流行分布和地域特点,永佃权的权 利习惯和性质,永佃制下的主佃关系和地租剥削,租 权、佃权的市场买卖和地权债权化,以及永佃制的历 史地位和历史作用等,作一断面解剖和综合分析。本 书内容丰富,视角独到,叙述细腻,分析透彻,真实 再现了中国永佃制度的历史全貌。
作者简介
刘克祥,1938年7月生,湖南省娄底市人,1965年武汉大学中国近代经济史专业研究生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经济史研究,主攻清代和近代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问题,旁及财政、金融和商业、市场,1998年退休后亦未中辍。出版著作主要有:《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合著)、《中国近代经济史1927~1937》(合著,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简编》(合著)、《简明中国经济史》、《清代简史》(合著)、《清代全史》(合著,第10卷主编)、《中国商业通史》(合著),发表专题论文数十篇。
目录
·上册· 导 言 第一章 永佃制发生、发展的历史条件 一 商品经济发展,佃农独立经营要求的增强 二 土地兼并、人口增加、佃农租地困难的加剧 三 佃农反抗斗争的加强和封建依附关系的松弛 第二章 永佃制的发生、发展及兴衰历程 一 永佃制的起源和早期形态 二 清代前期永佃制的全面形成、加速发展和转趋分解 (一)永佃制的全面形成和加速发展 1. 农业新垦区永佃制的普遍兴起和全面形成 2. 老垦区永佃制的广泛扩散和全国性永佃制度的形成 (二)永佃制的分解和衰减 三 太平天国后永佃制的再次兴起和衰微 (一)永佃制的再次兴起和部分恢复 (二)永佃制的普遍分解和迅速衰退 四 民国时期永佃制的延续及没落 (一)永佃制的延续、变化及其特点 (二)永佃制的加速衰微和终结 第三章 永佃制的地区分布及各地的习惯形态 一 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 二 长江中上游和黄河中下游地区 三 台湾、西北、内蒙、东北等农业新垦区 第四章 永佃制的形成途径 一 垦荒取得永佃权 (一)农业新垦区的垦荒永佃 (二)农业老垦区的垦荒永佃 二 佃农价买永佃权 (一)价买荒地荒山垦殖权 (二)价买熟田熟地永佃权 三 押租的功能及其变异和押租永佃的产生 (一)押租的功能及其变异 (二)某些地区押租永佃的产生 四 佃农长期耕作、修补农田与永佃权 五 自耕农舍弃地权或“卖田留耕”永佃 (一)明代和清代前期“卖田留耕”永佃的产生 (二)近代时期“卖田留耕”永佃的畸形发展及其习惯 六 佃农反抗斗争与永佃权 第五章 永佃制及其衍生形态下的主佃关系和地租剥削 一 永佃制下的主佃关系 二 永佃制下的地租剥削 (一)地租形态、征租方式及其变化 (二)高价低租与地租剥削 (三)永佃制地租的一般水平及其发展趋势 三 永佃制衍生形态下的主佃关系和地租剥削 (一)佃权的转租、典卖和永佃制的衍生形态 (二)衍生形态下的土地收益分割和佃农地租负担 1. 衍生形态下的租佃形式和主佃关系 2. 土地收益分割和佃农地租负担 ·下册· 第六章 永佃农的佃权处置权和佃权、租权的市场买卖 一 各地永佃农的佃权处置权及其差异 二 佃权的买卖习惯和市场价格 (一)佃权的顶退、典卖及其习惯 1. 佃权的顶退、买卖及其习惯 2. 佃权典当、抵押及其习惯 3. 永佃农的佃权典当与地主兼并 (二)佃权的市场价格 1. 佃权价格在土地总价格的地位和比重 2. 佃权的市场价格及其变化 (三)佃权的买卖、流转与永佃制的存亡 1. 佃权在农民生产者内部的流转和永佃制延续 2. 佃权流向地主或“卖佃留耕”与永佃制的消失 三 租权买卖习惯及其演变与市场价格 (一)租权买卖的一般情况和买卖习惯 (二)租权买卖的演变和地权债权化 1. 从“收苗管业”的土地买卖到“收租管业”的租权买卖 2. 从依存于土地的租权买卖到剥离土地的地租买卖 3. 从以田地丘块为单元的地租整卖到分拆零卖 4. 地租买卖的零碎化、日常化和计价标准的变化 5. 土地金融调剂功能的增强和地权债权化 (三)租权的市场价格 第七章 永佃制度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 一 对传统封建租佃制度的冲击与依归 二 佃农社会地位、经济状况的改善及不平衡性与多样性 三 对农业生产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 永佃制对农业资本主义因素产生的促进与制约 (一)永佃制与经济作物种植及农业商品性生产 1. 永佃制与经济作物种植 2. 永佃制与商品和商品性生产 3. 日伪铁蹄下永佃农的畸形商品生产 (二)永佃农与雇佣劳动的使用和雇工经营 1. 永佃农与雇佣劳动的使用 2. 永佃农的雇工或雇工性经营 (三)永佃农农业商品生产和雇工经营的历史小结 1. 永佃农经济的发展及其结局的三种情况 2. 日伪铁蹄下热河蒙地永佃农的均贫化和赤贫化 主要征引文献 后 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