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贫困的复杂图景与反贫困的多元路径/中国减贫研究书系

贫困的复杂图景与反贫困的多元路径/中国减贫研究书系

  • 字数: 34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刘小珉
  • 商品条码: 9787520105378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32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7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民族地区的贫困有脆弱性、多维贫困等特征。民 族地区的反贫困实践还存在贫困人口识别、反贫困路 径选择、扶贫资金不足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减贫效果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 刺阶段。有鉴于此,民族地区一方面要进一步更新发 展理念,让贫困人口有更加平等的机会参与经济社会 发展,逐渐实现包容共享发展;另一方面要创新脱贫 工作机制,贯彻落实精准扶贫战略,确保民族地区贫 困人口能够全部如期脱贫。 刘小珉著的《贫困的复杂图景与反贫困的多元路 径》的研究以第一手资料为主。本书在实地田野调研 的基础上,通过宏观、微观考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 村贫困的复杂图景及致贫机理,准确把握当前我国集 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贫困和反贫困出现的新情况,寻找 各种反贫困政策措施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反贫困中存 在的不足,并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未来完善集中连 片特困地区反贫困政策措施、促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反贫困的参考建议,供有关部门进行参考。
作者简介
刘小珉,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区域经济、民族经济、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已在顶级和核心期刊上发表《略论中国民族地区乡村经济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其演化》《民族视角下的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比较研究——以广两、贵州、湖南为例》《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反贫困效应研究》《农户满意度视角的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绩效评价研究——基于2014年民族地区大凋查数据的分析》等论文20余篇。
目录
上篇 方法与理论 第一章 反贫困与全面小康 一 研究背景 二 民族地区反贫困与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四 主要内容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贫困与反贫困的理论 一 贫困的内涵、成因及测量 二 贫困与反贫困评估的研究 三 反贫困战略研究 第三章 民族地区贫困的多元图景与致贫机理 一 民族地区现状 二 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特征 三 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的复杂图景与微观机理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宏观视角的考察 一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实践 二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成效 三 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四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民族地区农村扶贫开发——微观视角的分析 一 研究问题与文献概述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三 扶贫开发工程绩效满意度评价影响因素统计分析结果 四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六章 民族地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反贫困效应 一 文献回顾 二 数据来源与分析策略 三 被调查民族地区农村样本基本情况 四 农村低保的减贫效应 五 农村低保的收入再分配效应 六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七章 多维贫困视角下的民族地区精准扶贫 一 研究回顾与研究主题 二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三 民族地区多维贫困测量结果 四 简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下篇 实践与案例 第八章 青海治多:典型牧区的扶贫开发实践 一 长江源治多县牧民贫困状况的初步分析 二 治多县牧区贫困状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三 治多县的扶贫开发与成效 四 治多县扶贫开发的问题、难点和建议 第九章 新疆乌恰:半农半牧地区的扶贫开发实践 一 乌恰县农牧区贫困现状与特征 二 乌恰县扶贫开发的成效和问题 三 乌恰县扶贫开发的对策建议 第十章 浙江景宁:东部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 一 引言 二 景宁畲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农村贫困特征 三 景宁县精准扶贫模式 四 景宁县精准扶贫的主要成效、经验和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