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运行与控制研究

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运行与控制研究

  • 字数: 280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文成
  • 商品条码: 978751619777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96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73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考试权问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根本性问题。公 务员考试权的规范运行,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关系 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是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 问题。王文成所著的这本《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 运行与控制研究》以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为研究对 象,遵承着眼宏观、把握中观、切入微观的研究原则 ,剖析了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制度逻辑,对我国公务 员考试权规范运行的理论模型、实践路径作出探究。
作者简介
王文成,男,1973年生,河南内乡县人,郑州大学考试与人才测评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博士,河南省行为科学学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人事考试与人才评价。 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8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6部。
目录
前言 引论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二 研究概述 (一)国外关于公务员考试权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关于公务员考试权问题的研究 三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思维路径 (二)创新点与难点 (三)研究方法与分析工具 第一章 公务员考试权的基本理论 一 考试权的概念 (一)考试关系与考试权 (二)考试权的内涵与特点 二 公务员考试权的概念 (一)公务员考试制度与公务员考试权 (二)公务员考试权的内涵 (三)公务员考试权的性质 三 公务员考试权的特征与功能 (一)公务员考试权的价值目标 (二)公务员考试权的特征 (三)公务员考试权的功能 第二章 公务员考试权的发育及“话语流变” 一 根基:科举考试制度 (一)科举前身 (二)科举考试制度的历史沿革 (三)科举考试权的基本内核 (四)科举考试权对当代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借鉴意义 二 发育:孙中山考试权独立思想与实践 (一)考试权独立思想的特定意涵 (二)权能分立论下考试权独立的价值理想 (三)考试权独立思想的实践遭遇 (四)考试权独立思想与实践对我国公务员考试权 确立的现实观照 三 催化:西方文官考试制度 (一)西方文官考试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西方文官考试权运行的基本特点 (三)对我国公务员考试权确立的启示 四 重塑: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的确立 (一)公务员考试权的萌芽(1982—1988年) (二)公务员考试权的探索(1989—1992年) (三)公务员考试权的确立(1993—2005年) (四)公务员考试权的完善(2006年至今) 第三章 中国公务员考试权理论探析的多维视角 一 政治学视角:公务员考试权的信用契约理论 (一)公务员考试信用契约的政治理论分析 (二)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政治属性 (三)公务员考试信用的政治契约逻辑 二 法学视角:公务员考试权的法治化治理 (一)立法为据 (二)执法治理 (三)司法护航 三 社会学视角:作为社会设置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一)价值系统 (二)规范系统 (三)人事系统 (四)设置系统 四 文化学视角:公务员考试权的文化解构 (一)公务员考试文化及特征 (二)公务员考试文化的构成 (三)公务员考试文化的功能 第四章 中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机制的现实批判 一 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的现状 (一)成绩与经验 (二)问题与局限 二 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制度缺陷概述 (一)行使主体混乱 (二)权责范围不清 (三)技术规范不 (四)法律责任不严 三 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承载主体 (一)笔试理想效应与现实问题 (二)面试理想效应与现实问题 第五章 中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现实域境 一 考试与社会环境的一般关系探讨 (一)考试社会环境的概念 (二)考试社会环境的组成要素 (三)考试社会环境对考试权的制约 二 中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多重域境 (一)经济环境的影响 (二)政治环境的影响 (三)文化环境的影响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 (五)法制环境的影响 三 我国公务员考试的糟粕式微与精华复归 (一)宏观层面 (二)微观层面 第六章 中国公务员考试运行机制的阻滞渊源 一 政府职能二重性的内在紧张 二 政府行为自利性与公共性的冲突 三 政府的委托代理问题 四 政府行为的内部性 五 政府主考能力的缺位 (一)政府主考、办考能力需提升 (二)体制性根源:职能转型格局中的主考、办考界限不清 第七章 中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政治逻辑和控制原理 一 我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政治逻辑 (一)有限政府:公务员考试权力主体的合理分置 (二)法治政府:以法治考的制度保障 (三)民主政府:考试权力约束机制的理性构建 (四)责任政府:考试主体之间责任的明晰化分工 二 我国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控制原理 (一)人本原理 (二)控制原理 (三)差异原理 (四)责任原理 第八章 当代社会价值诉求中公务员考试权的体制重构 一 公务员考试管理者结构重塑:主办考分离,主考多元化 (一)主办考分离 (二)办考主体多元化 二 公务员考试涉及者角色调整:考生参与和社会监督 (一)健全内部和外部监督 (二)加强社会监督 三 公务员考试程序的规划完善 (一)考试设计权控制 (二)考试实施权控制 (三)考试评分权控制 第九章 公务员考试权运行的环境保障 一 经济环境保障 (一)市场审视角度下鼓励多元主体治理创新 (二)用网络技术改善信用制度的经济生态 二 政治环境保障 (一)“法理社会理论”的法制要求 (二)防止“权力寻租”滋生 (三)“社会公仆”的时代践行 三 文化环境保障 (一)端正思想理念 (二)重构价值理念 (三)传承教育理念 四 社会环境建设 (一)传统风俗新功能 (二)信息公开重监督 五 法制环境保障 (一)明确权利 (二)行政救济 (三)司法救济 六 信用环境保障 (一)优化考试系统自身的信用功能 (二)强化考试心理契约的信用机制 (三)完善考试制度契约的信用机制 (四)提升考试社会契约的信用机制 基本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