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列夫·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研究

列夫·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研究

  • 字数: 225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兴宇
  • 商品条码: 978751619627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88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兴宇著的这本《列夫·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 研究》主要由绪论、正文、结束语等组成。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缘由以及本论题的研 究对象、任务及研究方法等问题。 正文第一章介绍了哲学史上的作为人的生命存在 范畴的自然观念的内涵及其演化、发展;同时也论述 了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的内容及这一观念在作家那 里出现所受到的外在和内在的影响。该章的最后一部 分介绍了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思想与其小说创作的关 系。 正文第二章主要介绍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大自 然对其小说中人物生命的自然性的质地的影响,具体 分析了促使这种影响出现的成因,同时分析了深受大 自然影响的托尔斯泰小说中的几位典型的人物,他们 分别为娜塔莎及其同貌人,以及中篇小说《哥萨克》 中的自然之子及奥列宁等。 正文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托尔斯泰笔下体现自在自 然这种生命特征的形象:农民。他们主要有乡村农民 ,也有出身为农民而在为贵族家庭服务的仆人以及士 兵(主要介绍了卡拉塔耶夫这一人物形象)等。 正文第四章所谈及的则是托尔斯泰笔下体现出生 命自然特征的正面贵族形象。就生命质地而言,这类 人物形象身上所呈现出的是一种自为自然的生命特征 。笔者在这部分谈及了两篇小说:《家庭幸福》和《 安娜·卡列宁娜》,主要分析了这两部小说中的城市 生活和乡村生活的对比内容以及这种结构对比的主旨 。同时,在该部分内容中我们亦介绍了一正一反两位 人物:康斯坦丁·列文和安娜·卡列宁娜。前者是体 现为自然生命特征的典型形象,而后者则是自身缺少 生命的自然性而导致其人生悲剧的典型。 结束语部分介绍了托尔斯泰笔下人物所具有的生 命自然性质地的总特征,同时也谈及作家小说中生命 自然性的内蕴仅仅是其小说整个生命主题的一个方面 ,仅就托尔斯泰小说创作的生命主题而言,尚有其他 的方面,甚至包括本论题所谈及的生命自然性主题在 内亦需要今后进一步去开掘。
作者简介
张兴宇,1974年生,山东郓城人。2012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俄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罗斯文学和文学翻译。迄今参与撰写、翻译学术著作5部,在《外语学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1项;参与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
目录
绪论:缘起、意图和方法 第一章 自然至善:列夫·托尔斯泰生命观的底色 第一节 自然为本:生命存在的要义 第二节 自然至善:生命观的底色 第三节 列夫·托尔斯泰的自然生命观与其小说创作 第二章 大自然形象与自然生命观 第一节 大自然与生命的自然性 第二节 大自然与人物对生命的感悟 第三节 《哥萨克》与自然之子 第四节 活跃的生命:娜塔莎·罗斯托娃及其同貌人 第三章 农民形象与生命的自在自然 第一节 《霍尔斯托梅尔》:农民自然生命的隐喻 第二节 农民形象与素朴的生命理想 第三节 农民形象与自然的生存方式 第四节 普拉东·卡拉塔耶夫的生命意蕴 第四章 贵族形象与生命的自为自然 第一节 《家庭幸福》:生命向自然回归 第二节 《安娜·卡列宁娜》:对自然生命形态的崇尚 第三节 康斯坦丁·列文的生命求索 第四节 安娜·卡列宁娜的生命搏击 结束语 参考文献 索引一(主要人名) 索引二(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 索引三(列夫·托尔斯泰作品中的人物)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