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文化与传播研究(2017年卷)

文化与传播研究(2017年卷)

  • 字数: 24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编者:廖声武
  • 商品条码: 978752010639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8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文化与传播研究》是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创 办的涵盖新闻传播学科研究领域的学术集刊,关注国 内外新闻传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追求多元的学 术思想和高质量的学术品味,同时关注当下传媒面临 的新问题、新挑战,体现当代传媒发展的新趋势。主 要栏目有: 新媒体传播、政治传播、媒介融合与发展 、媒介文化、媒介伦理研究、社群传播以及环境、健 康、食品安全等重要社会议题的传播研究。旨在搭建 一个新的学术平台,展示海内外学者最新的研究成果 ,以倡导学术创新和学术争鸣。本期特稿介绍了李金 铨教授对传播学的认识与反思。“传播学研究”探讨 了决定新媒体采用的影响因素、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中 国外交话语的构建等问题。既涉及传媒文化研究,也 有新闻实务的探讨,对媒介的传播与表达,中国媒介 潜规则现象及原因、社交媒体受众商品化的路径等进 行了深度分析。“媒介经营与广告”聚焦中国广告业 发展方式的转型、党报广告价值的现实困境和未来取 向等热点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文化与传播研究(2017年卷)》由廖声武主编。
目录
本期特稿 传播学和反思的艺术——《亚洲传媒》对李金铨教授的访谈 传播学研究 媒体使用、人际交往与阶层意识——以上海为例的实证研究 决定新媒体采用的影响因素争辩——基于创新扩散和权衡需求的理论进路与范式融合 新闻发言人制度与中国外交话语的构建 传媒文化研究 抗日战争的媒介记忆偏向——表现及成因 艺术与现实互动下的类型片演进——《窃听风云》三部曲与香港警匪片类型的当代演变 大众传媒与文化价值观的变化——对大众传媒在文学传播中的“负面效应” 的检讨 旧城改造中的新闻框架建构研究——以武汉汉正街改造和广州恩宁路改造为例 新闻实务研究 中国媒介潜规则现象及原因探析 社交媒体受众商品化的两种路径 媒介经营与广告 民国时期民营报业集团化建设的历史考察 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下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方式转型 党报广告价值的现实困境和未来取向 商业广告中的“我”研究——“个体化”理论的视角 大健康产业背景下医药企业的品牌延伸 媒介教育交流 网络与新媒体教学创新——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的实践 媒介素养教育的中国特色 《文化与传播研究》征稿启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