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儒学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学校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丛书

儒学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学校教育理论的创新与实践丛书

  • 字数: 250
  • 出版社: 西南师大
  • 作者: 樊亚峤|总主编:靳玉乐
  • 商品条码: 978756218649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1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樊亚峤编著的《儒学课程思想的后现代转向》以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学课程思想以及儒学课程思想的 时代发展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儒学课程思想发展史 和儒家传统经典的基础上,通过对儒学课程思想的体 系和内涵进行系统研究,并结合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 期的具体国情和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探讨儒学 课程思想对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理论改革与创新的现 实价值;分析儒学课程思想当代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 性及其与课程教学改革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和驱动力 ;探索借用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和方法论,以后现代主 义为工具来阐释和宣扬儒学课程思想的固有价值和当 代意蕴,并且借鉴后现代理论来展开对现代课程所存 在问题的诊断与分析,从而建构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 发展的美好愿景和发展方向,激发儒学课程思想的当 代价值以促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推进。
作者简介
樊亚峤,1983年生,四川成都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研究员,主要研究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及教育考试测量与评价。主持国家级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2项、其他各级课题2项;主研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6项、其他各级课题3项;参编学术著作4部;在《中国教育学刊》《比较教育研究》《全球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儒学课程思想的历史透视及其特点 第一节 儒学课程思想的历史溯源 一、先秦时期:儒学课程思想的起源 二、两汉一隋唐:儒学课程思想的权威化 三、宋元一明清:儒学课程思想的哲理化 第二节 儒学课程思想的特征 一、“中庸和谐”——儒家的课程价值思想 二、“化成天下”——儒家的课程目的思想 三、“德识为先”——儒家的课程内容思想 四、“内省体悟”——儒家的课程实施思想 五、“知行统一”——儒家的课程评价思想 第三节 儒学课程思想的历史贡献 一、形成了儒家教育的课程体系 二、建构了儒家指导教学的行为范式 三、促进了儒学的国际传播 第三章 儒学课程思想的现代困境与回应 第一节 儒学课程思想的现代困境 一、现代社会制度对儒学课程思想的挑战 二、现代意识形态对儒学课程思想现代转化的阻碍 三、现代教育体制下儒学课程思想的劣势体现 第二节 儒学课程思想对现代困境的回应 一、儒学课程思想的现代自觉 二、儒学课程思想的自为 第三节 超越现代性:儒学课程思想的时代走向 一、反思启蒙心态,重振启蒙精神 二、扬弃个人中心主义,倡导主体间性 三、超越二元对立思维,走向关系思维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对儒学课程思想转向的启示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后现代精神 二、儒学课程思想中的后现代镜像 三、后现代主义对儒学课程思想转向的方法论启示 第五章 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转向的价值阐释 一、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转向的基本立场 二、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转向的价值选择 三、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转向的价值实现 第六章 儒学课程思想的后现代图景 一、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图景的存在意义 二、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图景建构的思想基础 三、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图景的特征 第七章 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图景的启示 一、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图景对课程目的观的启示 二、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图景对课程知识观的启示 三、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图景对课程实施的启示 四、儒学课程思想后现代图景对课程管理的启示 结束语:走向后儒学的课程观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