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中国低碳发展公众参与战略研究/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丛书

中国低碳发展公众参与战略研究/中国低碳发展宏观战略丛书

  • 字数: 281
  • 出版社: 人民
  • 作者: 李国平|总主编:解振华//张勇
  • 商品条码: 978701016780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8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李国平等人所著的《中国低碳发展公众参与战 略研究》将现代公共管理与气候变化及低碳发展研究 相结合,明晰了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概念内涵,梳理 了国内外相关实践;提出了公众既是“政策参与者” ,又是“低碳实践者”,低碳发展需要全社会各个行 为主体的共同参与;利用问卷调查分析我国低碳发展 公众参与的现状、问题和影响因素,采用多目标决策 分析、政策综合评估、情景模拟等研究方法,分析低 碳发展与公众参与的互动机制;基于我国的基本国情 ,提出低碳发展公众参与总体战略,开展对提升公众 意识、扩大公众参与领域、推动全社会行动、发挥民 间组织作用等方面的政策研究,以及低碳发展领域促 进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本书作为中国低碳发展公众 参与研究领域不多的专业性研究成果,希望能对国家 制定低碳发展战略特别是公众参与战略产生积极作用 和重要影响。 本书可供国家和区域政府相关决策者,国家治理 、公共政策、气候变化、区域发展等相关领域的研究 人员,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参考,也可供公共 管理学、应用经济学、地理学等学科的高年级本科生 和研究生作为辅助教材使用。
作者简介
李国平,男,1961年12月出生,理学博士(日本东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联合创新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副理事长、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城市与区域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行政学院兼职教授等职。发表学术专著十余部,学术论文1 50余篇,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十余项。专业领域为区域经济、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 E-mail:Igp@pku.edu.cn
目录
第一章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缘起及概念内涵 第一节 国家治理中的公众参与概念内涵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技术与方法 第三节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概念与实现机制 第二章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国际案例 第一节 日本模式——构建“低碳社会”行动计划 第二节 英国模式——政策支持与高新技术研发共同驱动“低碳参与” 第三节 丹麦模式——政府引导、企业助力、全民参与 第四节 瑞典模式——可持续行动计划:参与、合作、共赢 第三章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现状基础 第一节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参与主体现状 第二节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各领域及低碳试点城市参与现状 第三节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企业及非政府组织参与现状 第四节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个体公众的参与现状 第五节 中国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现状总结 第四章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互动机理 第一节 个人为主体的公众参与行为 第二节 公众参与对低碳发展的互动作用机理 第三节 公众参与低碳发展的行为响应分析 第四节 公众参与低碳发展的低碳减排效果分析 第五章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总体目标、总体战略及战略重点 第一节 总体目标 第二节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总体战略 第三节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战略重点 第六章 中国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第一节 相关研究及国际经验 第二节 我国低碳发展宣传教育现状分析 第三节 低碳发展公众传播机制 第四节 政策建议 第七章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的政策设计 第一节 法律法规体系 第二节 政策措施体系 第三节 《低碳发展公众参与促进办法》设计 第八章 “酷中国——全民低碳行动”计划一 第一节 酷中国项目的总体设计 第二节 酷中国主要开展的子项目 第三节 项目成果和传播影响力 附件一:关于公众对低碳发展认知与参与度调查问卷 附件二:关于中小学生对低碳发展认知与参与度调查问卷 附件三:城市绿色出行选择与偏好抽样调查问卷 附件四:城市绿色生活选择与偏好抽样调查问卷 附件五:“酷中国”项目——城市社区居民低碳意识调查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