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资本论的哲学(精)

资本论的哲学(精)

  • 字数: 385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仰海峰
  • 商品条码: 978730322211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61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11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仰海峰著的《资本论的哲学(精)》分为上下两 篇,共十七章,内容包括: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 双重逻辑、历史唯物主义双重逻辑的当代境遇、作为 哲学概念的商品、使用价值的哲学反思等。
作者简介
仰海峰 1969年生,安徽潜山人。哲学博士。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著有《西方马克思的逻辑》、《实践哲学与霸权——当代语境中的葛兰西哲学》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目录
导言 上篇 《资本论》的哲学前提 第一章 马克思哲学的理论主题 第一节 形而上学批判与哲学的历史实现 第二节 资本逻辑与社会批判 第三节 自由历史与人的解放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历史唯物主义 第一节 政治经济学、哲学与政治思想:马克思与黑格尔 第二节 历史性思想与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三节 资本逻辑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度解释 第三章 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 第一节 生产逻辑的引人及其哲学意义 第二节 生产逻辑的哲学分析 第三节 生产逻辑的局限与资本逻辑的凸显 第四节 资本逻辑对生产逻辑的统摄 第五节 简要的结语:超越资本逻辑 第四章 从主体、结构到资本逻辑的结构化 第一节 主体一客体历史辩证法的内在逻辑及其深层问题 第二节 人与结构:阿尔都塞的解释以及对阿尔都塞的批评 第三节 资本逻辑与结构化的总体 第五章 历史唯物主义双重逻辑的当代境遇 第一节 生产逻辑与马克思哲学的再建构 第二节 生产与理性:解释范式的二重化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双重逻辑的现代批评 第四节 问题与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参照系 第六章 马克思哲学的批判性之维 第一节 从理性批判到对理性的批判 第二节 批判理论的逻辑界划 第三节 马克思批判理论的思维特征 下篇 《资本论》的哲学问题 第七章 作为哲学概念的商品 第一节 为什么不是物而是商品成为马克思哲学的起点 第二节 商品:从质到量的转变 第三节 抽象劳动与商品世界的形式化 第八章 使用价值的哲学反思 第一节 使用价值的遗忘与理论无意识 第二节 作为政治经济学范畴的使用价值 第三节 哲学视域中的使用价值 第四节 人的需要:一般设定及其反思 第九章 商品拜物教 第一节 商品一物的世界的形成 第二节 商品一物的世界的“幽灵” 第三节 商品拜物教:从无意识到形而上学 第四节 经验论、观念论与拜物教 第五节 资本逻辑与认知型 第十章 劳动力成为商品意味着什么 第一节 问题的由来 第二节 劳动:从经济学的范畴到哲学人类学的设定 第三节 劳动力与主体问题 第四节 马克思的劳动理论:肯定与否定 第十一章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资本论》的逻辑对立 第一节 认知型:制约文本的深层结构 第二节 《大纲》的哲学基础 第三节 《资本论》的哲学逻辑 第四节 简要的结语 第十二章 资本逻辑与时间规划 第一节 商品的普遍化:物化时间的社会存在基础 第二节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与物化时间的计量 第三节 工作日与物化时间的制度化 第四节 资本逻辑与自然时间 第五节 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与自由时间的解放意义 第十三章 资本逻辑与空间规划- 第一节 资本逻辑与劳动空间的重构 第二节 生活空间与城市空间;国内市场与世界市场 第三节 全球化与资本的空间布展 第四节 心理空间与意识空间的重新建构 第十四章 分工问题的哲学思考 第一节 分工理论:从古代思想到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变迁 第二节 生产逻辑与分工理论 第三节 资本逻辑与分工理论 第四节 关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分工理论的一个辨析 第十五章 机器、技术与资本逻辑的结构化 第一节 机器的哲学分析:从生产逻辑到资本逻辑的转变 第二节 资本逻辑视域下的机器 第三节 机器与工人的生存处境 第四节 自然力、科学与资本控制 第五节 简要的结语:机器与资本逻辑的结构化 第十六章 资本逻辑与主体问题 第一节 主体理论:从物质本体论到实践唯物主义 第二节 从类主体、生产逻辑到资本逻辑的视野转换 第三节 资本逻辑与主体问题的再思考 第四节 主体问题的理论指向:一个简要的结语 第十七章 市民社会的哲学批判 第一节 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的经济学一哲学分析 第二节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第三节 物的依赖关系与市民社会的特征 第四节 超越市民社会:全面发展的个人与自由人联合体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