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理论建构与多元维度(精)

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理论建构与多元维度(精)

  • 字数: 468
  • 出版社: 北京师大
  • 作者: 殷杰
  • 商品条码: 9787303221646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45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1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殷杰编著的《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理论建构与多 元维度(精)》基于一种多元维度的研究模式,系统考 察了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历史流派、人物思想以及存 在较大争议且最为根本的哲学问题。以此来展现当代 社会科学哲学演变的历史过程、趋势定位、理论范式 及其各种特征,揭示出社会科学哲学理论建构的内在 动因与外部影响。立足于这一研究框架,本书的创新 性思想体现在,指出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内在地体 现了一种走向自然主义的发展趋势,并以多元化、跨 学科研究态势,为构建一种基于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 哲学研究范式提供了方案和思路,由此寻求到社会科 学哲学未来发展的理论基点或可供选择的研究路径。
作者简介
殷杰 1974年生,山西汾阳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6年至2002年在山西大学获得哲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3年晋升教授。2002年和2014年两度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剑桥大学访学,曾赴美国、日本、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和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进行学术交流。国家重点学科、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青年“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已出版《哲学对话的新平台》等专著、教材、译著16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22项。获得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各类学术奖励12项。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社会科学哲学图景(Ⅰ):背景和形成 第一节 社会科学及其问题 第二节 社会科学哲学的思想背景 第三节 从实证主义到后实证主义 第四节 社会科学哲学的研究论域 第二章 社会科学哲学图景(Ⅱ):理论和特征 第一节 社会科学需要哲学的介入 第二节 社会科学哲学的理论模式 第三节 社会科学哲学的“认识转向” 第四节 后实证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 第三章 社会科学哲学的肇始者:实证主义 第一节 20世纪前半期的主流科学观 第二节 实证主义框架下的社会科学哲学 第三节 实证主义的问题及困境 第四节 一种特殊的实证主义理论形态:逻辑经验主义 第四章 人之生活和行动方法的探索:实用主义 第一节 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滥觞 第二节 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理论特征 第三节 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哲学的自然主义倾向 第四节 新实用主义社会科学哲学及其发展趋势 第五章 自然主义的复兴:巴斯卡的批判实在论 第一节 批判实在论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本体论的重申:先验实在论 第三节 社会科学方法论:批判自然主义 第四节 批判实在论的研究意义 第六章 社会科学的反思性模式:女性主义认识论 第一节 生态女性主义科学观 第二节 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关注论题与批判核心 第三节 女性主义认识论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 认识论的社会维度:社会认识论 第一节 社会认识论的思想渊源 第二节 社会认识论的形成原因 第三节 社会认识论的理论特征 第四节 社会认识论的思想意义 第八章 社会科学知识的科学化:复杂系统的适用性 第一节 基于规律探寻的社会科学何以可能? 第二节 社会科学解释的复杂性研究路径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复杂性转向” 第四节 复杂系统范式跨界应用的可能性 第九章 社会科学实践:公共政策研究范式的转移 第一节 社会科学的公共政策取向及其研究范式的转移 第二节 社会科学介人公共政策的研究策略 第三节 公共政策复杂性研究范式的路径选择 第十章 社会科学的模型化:贝叶斯概率解释模型 第一节 亨普尔归纳一概率解释模型的困境及其根源 第二节 社会科学中贝叶斯概率解释模型的引入 第三节 社会科学中引入贝叶斯概率解释模型的意义 第十一章 社会科学的精确化:马里奥·邦格的系统论思想研究 第一节 社会科学的哲学困惑及其解决方案 第二节 对于社会科学本体论之争的批判和发展 第三节 社会科学机制解释 结束语走向自然主义的社会科学哲学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