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同创新研究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同创新研究

  • 字数: 336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协奎
  • 商品条码: 978752030145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7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9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作为一个新兴的城市群 ,当前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来自经济、资 源、环境、人口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张协奎编 著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同创新研究》从多个方面 分析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协同创新的若干政策 建议。
作者简介
张协奎(1963- ),男,湖南桃江人,广西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广西首批二级教授,广西大学商学院区域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博士生导师。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管理学博士。曾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厅副厅长(2000.10—2002.12)、广西来宾市政府副市长(2002.12—2006.09)。曾挂职任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副司长(2002.05—2002.11)、山东大学校长助理(2011.05—2012.01)。中国首批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注册土地估价师(1993)。全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审题)组成员。中国基本建设优化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理事,广西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会长,广西大学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研究》《新型城镇化视角下的中国房价合理水平研究》,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出版《房地产估价方法与应用》《房地产技术经济学》《城市群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研究——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研究》等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优秀奖1项,湖南省国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湖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建设部劳动模范”“湖南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主要研究方向:城市经济与管理,房地产经济与管理,国土资源管理。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四节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一节 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国外研究综述 二 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国内研究综述 第二节 产业协同创新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产业协同创新国外研究综述 二 产业协同创新国内研究综述 第三节 区域协同创新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 区域协同创新国外研究综述 二 区域协同创新国内研究综述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三章 协同创新基本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第一节 协同创新基本理论 一 协同理论 二 创新理论 三 协同创新理论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创新主体基本概念界定与基本理论 一 协同创新的构成主体 二 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协同创新相关理论概述 一 产业协同创新理论 二 产业协同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框架 第四节 区域协同创新的基本理论 一 区域创新的投入与产出 二 区域协同创新的内涵 三 区域协同创新的条件 四 区域协同创新的机制 第四章 北部湾经济区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第一节 北部湾经济区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现状分析 一 北部湾经济区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现状 二 北部湾经济区创新主体协同创新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一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发展现状 二 广西北部湾创新环境发展现状 三 北部湾产业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现状 一 北部湾经济区创新活动协同程度 二 北部湾经济区协同创新现实基础 三 区域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北部湾经济区协同创新实证研究 第一节 北部湾经济区创新王体协同创新的复合系统协调度研究 一 实证分析的框架 二 指标体系的设计 三 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建立 四 创新主体协同创新复合系统协调度评价 第二节 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协同创新系统协调度评价 一 产业协同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模型 二 产业协同创新系统指标体系构建 三 产业协同创新系统耦合协调度实证分析 第三节 北部湾六个城市区域协同创新的空间计量模型 一 知识生产函数与创新产出函数 二 空间计量经济模型 三 模型改进 四 数据来源 五 实证估计及结果分析 第六章 提升北部湾经济区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第一节 提升北部湾经济区创新主体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 做好区域创新主体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 二 强化企业在协同创新中的核心地位 三 推进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四 优化人才培养激励体系 五 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六 完善利益风险平衡体系 七 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 第二节 提升北部湾经济区产业协同创新能力的对策 一 构建产业创新平台 二 政府创造协同创新环境 三 加快对创新技术环境的建设 四 大力发展创新经济环境 五 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第三节 促进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协同创新的对策 一 全面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组织体系 二 促进创新要素的流动与共享 三 优化区域协同创新环境 四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协同创新的模式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 关于创新主体协同创新 二 关于产业协同创新 三 关于区域协同创新 第二节 新颖之处 第三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专题研究一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同创新策略研究 专题研究二 广西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实证研究 专题研究三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协同创新过程中的政府作用研究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