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金融(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

互联网金融(高等院校经济学管理学系列教材)

  • 字数: 421
  • 出版社: 北京大学
  • 作者: 编者:周光友
  • 商品条码: 97873012822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09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周光友编著的《互联网金融》是一本基于互联 网金融的新型投资学教材,其最大特点是在系统介绍 当前主流网络投资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每种投资方式 进行案例分析,以增加实用性。同时将实际拓展到相 关的金融理论上,并对分析网络投资对传统的金融理 论的影响,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全书全景 式的视角,通过丰富、翔实的案例,描绘了各类型的 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模式,为我们梳理了互联网 时代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变迁,比较了互联网金融与金 融互联网之间的差异,并以“家谱”的形式提供了互 联网金融的发展路线图,为这个正在快速变革的时代 留下了一个影像。
作者简介
周光友,经济学博士,金融学博士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互联网金融、电子货币、货币理论与政策。具有多年银行工作经验。 2009年以来,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开设“互联网金融”和“货币银行学”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互联网金融”“电子支付”“金融理论与政策”和“货币银行专题”等课程;为博士研究生开设“互联网金融”课程。2016年开始为清华大学金融专业开设“互联网金融”(慕课)课程。 近年来,以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在《经济学季刊》《金融研究》《统计研究》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项目多项。目前,重点研究的项目是2015年度国家自科面上项目“互联网金融创新、电子货币替代与货币供给决定机制研究”。
目录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概述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 一、互联网金融产生的原因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界定、特点 一、互联网金融的界定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模式 一、新型货币 二、电子支付 三、资金筹集 四、资金融通 第四节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理论 一、产业经济学与互联网金融 二、信息经济学与互联网金融 三、金融中介理论与互联网金融 第五节 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与挑战 一、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二、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研究趋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电子货币 第一节 电子货币概述 一、电子货币的产生及特点 二、电子货币的界定 三、电子货币的类型 四、电子货币的职能与属性 第二节 电子货币的作用及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的作用 二、电子货币对中央银行的影响 第三节 电子货币对货币层次的影响 一、货币层次的划分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层次的影响 第四节 电子货币对货币供求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需求的影响 第五节 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一、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的影响 二、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的影响 三、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 四、电子货币对国内外货币政策协调的影响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新型虚拟货币 第一节 新型虚拟货币的概述 一、新型虚拟货币的界定 二、虚拟货币的分类 三、新型虚拟货币的产生 四、新型虚拟货币的发展 第二节 新型虚拟货币的功能与特点 一、新型虚拟货币的功能 二、新型虚拟货币的特点 第三节 新型虚拟货币的发行、流通与交易 一、新型虚拟货币的发行 二、新型虚拟货币的流通 三、新型虚拟货币的交易 第四节 新型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的冲击 一、新型虚拟货币加强了电子货币带来的冲击 二、新型虚拟货币对传统货币形成的新冲击 第五节 新型虚拟货币的风险与监管 一、新型虚拟货币的风险 二、新型虚拟货币的监管 案例分析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四章 电子支付 第一节 电子支付概述 一、电子支付的产生及其发展 二、电子支付的基本特征 三、电子支付系统的构成及基本流程 第二节 电子支付的类型 一、网上银行支付 二、第三方支付 三、移动支付 第三节 网上支付的现代信息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 一、现代信息经济学的演进 二、第三方支付的交易模式 三、第三方支付作用机理的经济学分析 第四节 电子支付风险分析 一、网上银行支付风险 二、第三方支付所面临的风险分析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五章 网络银行 第一节 网络银行的概念和发展趋势 一、网络银行的概念 二、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现状 三、网络银行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网络银行对传统业务的冲击 一、网络银行的功能 二、网络银行的优势 三、网络银行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 第三节 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 一、技术风险 二、战略风险 三、操作风险 四、法律风险 五、国内网络银行的监管思考 案例分析 本章小结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六章 P2P网络信贷 第一节 P2P网络借贷概述 一、P2P网络借贷概念与分类 二、P2P网络借贷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P2P网络借贷模式 一、传统P2P模式 二、债权转让模式 三、担保模式 四、平台模式 五、各模式对比 第三节 P2P网络借贷的优势、作用及影响 一、P2P网络借贷的优势 二、P2P网络借贷的作用和意义 三、对传统金融的冲击 第四节 P2P网络借贷的理论分析 一、信贷配给理论 二、搜寻成本理论 三、其它经济理论 第五节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及监管 一、P2P网络借贷的风险 二、P2P网络借贷的监管 本章案例:拍拍贷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众筹融资 第一节 众筹概述 一、众筹的界定 二、众筹的特点 三、众筹产生的原因 四、众筹的发展 第二节 众筹融资的模式 一、众筹融资运作模式 二、众筹的模式分类 第三节 众筹融资的影响 一、对于银行业的影响 二、众筹融资与金融脱媒 第四节 众筹融资的监管 一、国外众筹规制措施借鉴 二、众筹融资的监管 三、对众筹监管的建议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网络保险 第一节 网络保险概述 一、网络保险的界定 二、网络保险的产生 三、网络保险的发展 第二节 网络保险理论与模式 一、网络保险的理论基础 二、国际现行网络保险的模式分析 三、我国网络保险战略中的模式选择 第三节 网络保险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网络保险发展中存在的技术性问题 二、网络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非技术性问题 第四节 网络保险的监管 一、网络保险发展中面临的风险 二、保险监管的基础理论 三、网络保险监管的重要意义 四、发达国家或地区网络保险监管分析 本章小结 案例分析 问题与思考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与监管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管理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理论支持 一、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特殊性 三、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原则 第三节 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一、美国互联网金融业监管经验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现状 三、我国互联网金融法律监管体系的构建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