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艺术研究

  • 字数: 232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张曦
  • 商品条码: 97875161983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45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威廉·福克纳是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 ,对中国当代作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张曦编著的 《威廉·福克纳小说叙事艺术研究》从叙事语言、视 角、作品结构和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架构等四个相关 联的结构性层面,对福克纳小说的叙事艺术进行了整 体、系统的研究,深入考察了其艺术风格的本质特征 ,其艺术创新在整合文学传统与现代主义先锋实验方 面的成就,其艺术创作与美国南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学的影响和启 示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在总体上显示出全面理解和深 入评价福克纳创作的鲜明意识。
作者简介
张曦,1978年生,江苏南京人。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现为南京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先后于《译林》《外国文学动态》《作家》《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有关福克纳研究论文十余篇。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国外研究状况 一 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二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三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第二节福克纳在中国的接受概况 第一章 福克纳的叙事语言 第一节 一般风格 第二节 诗化与抒情的意识流 第三节 意识流中的写实问题 第四节 短句与喜剧风格 第二章 福克纳的叙述视角 第一节 沉思的视角 第二节 远观的视角 第三节 沉思与远观视角的综合 第三章 福克纳的叙事结构 第一节 对位的诗意结构:从《卡尔卡索拉》到《喧哗与骚动》 第二节 对照的文本结构:从《尘土中的旗帜》到《八月之光》 第三节 诗化结构的极致与消亡:从《我弥留之际》到《押沙龙,押沙龙!》 第四章 约克纳帕塔法世界的重复与修正 第一节 约克纳帕塔法的框架与互文 第二节 《没有被征服的》:英雄罗曼司的终结 第三节 《去吧,摩西》:真实与虚幻并存的和解 第五章 福克纳的叙事艺术对中国当代作家的影响 第一节 福克纳的影响与《红高粱》的叙事 第二节 福克纳的心理描写与余华的先锋形式 结语 福克纳主要作品创作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