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

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研究

  • 字数: 50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武沐//金燕红
  • 商品条码: 9787516199565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483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10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武沐、金燕红著的《13-19世纪河湟多民族走廊 历史文化研究》以13—19世纪河湟地区的历史为研究 对象,重点研究了这一时期该地区的军政制度、土司 演变、民族宗教、农业开发、茶马贸易、朝贡贸易、 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较为独到的见解。 本书的特点是史料翔实、内容涉及广泛,对境内各民 族的发展均有较深入的研究,是作者多年来研完成果 的汇集之作,是一部了解该地区历史不可多得的著作 。
作者简介
金燕红,女,1961年出生,祖籍甘肃省会宁县,1985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现任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金燕红多年来一直坚持历史教学与研究,曾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五十年研究回顾》一书中担任副主编,发表过《明初茶马贸易衰败原因的再辨析》《明代岷州后氏家族补阙》等多篇论文,并先后获得过兰州市教学新秀、兰州市劳动模范、甘肃省教学能手、甘肃省中小学骨干教师等荣誉称号。 武沐,男,1958年出生,祖籍山西省洪洞县。1970年随父母从北京移居甘肃。1983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获民族学博士学位。武沭长期从事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研究,著有《匈奴史研究》《甘肃通史》(第六卷)《明清卷》等著作,以及学术论文近百篇。现就职于 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目录
导论 一 生存环境与自然资源 二 元代以前河湟岷洮地区的历史沿革 (一)秦汉时期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至宋辽金夏时期 建置篇 一 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 (一)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设置的年代 (二)元代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的机构设置 二 明代河湟多民族走廊的军政建设 (一)明朝初年在河湟多民族走廊的军事行动 (二)河州卫 (三)岷州卫 (四)洮州卫 (五)西宁卫 制度篇 一 元代只有土官之名没有土官之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元代的“流官”与“土官” (三)元代没有土官制度 二 明代西北地区实施“土流参治”的原因 (一)明代史籍中的土人、土官 (二)明代西北地区土官制度实施的原因 三 明代河湟多民族走廊的“土流参治” (一)“土流参政” (二)“土流参设” (三)“土流参任” 四 明代藏族僧纲不属于土官 (一)问题的提出 (二)番僧纲与土官的辨析 (三)番僧纲司的特殊性 五 清代“土流分治”下河湟多民族走廊的土司 (一)清初河、湟、岷、洮地区为何没有大规模实施 “改土归流” (二)清初甘青地区“土流分治”的措施 六 明清之际河州基层社会制度的变革对伊斯兰 社会的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二)明清之际河州基层社会制度的变革 (三)河州基层社会制度的变革对伊斯兰社会的影响 七 清代河州伊斯兰乡约制度考述 (一)清代河州乡约制度的推行 (二)清代河州伊斯兰乡约的职能 (三)对河州伊斯兰乡约制度的几点认识 经济篇 一 明朝茶马贸易政策的考量 二 关于明代茶马贸易中私茶的几点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二)明初对茶马贸易的垄断 (三)官营茶马贸易的破坏 (四)官营茶马贸易的改革 (五)问题的答案 三 论明朝与藏区的朝贡贸易 (一)明代朝贡制度 (二)明朝与藏区的朝贡贸易 (三)对朝贡贸易的评价 四 清代河州契文中的土地买卖 (一)相关数据的交代 (二)清代河州契文中的土地交易 (三)典地、当地、团地、兑地、退地 (四)与土地买卖相关的赋税、契税等 (五)清代河州土地买卖的特点 民族篇 一 宋、元、明三代河、湟、岷、洮地区的藏族分布 (一)明代河、湟、岷、洮地区藏族的特点 (二)明代河、湟、岷、洮地区的藏族分布 二 元代河湟多民族走廊藏族社会的特点 三 吐蕃十八族 四 “保安人”与“保安族”关系探讨 (一)问题的由来 (二)“保安站”与“保安人” (三)保安族先民的迁徙和保安族的最终形成 五 高昌回鹘与河州 (一)问题的由来 (二)高昌回鹘等西域民族落居河州 (三)吐蕃等处招讨使司与蒙古千户所 (四)高昌回鹘等西域民族落居河州的影响 六 东乡族族源管窥 (一)萨尔塔 (二)哈木则巴巴 (三)麻失里与马十里 (四)怯薛 文化篇 一 洮州湫神奉祀文化的解读 (一)导言 (二)洮州地区湫神奉祀的概述 (三)洮州十八湫神的演变 (四)洮州湫神奉祀的文化蕴意 (五)结论 二 岷州湫神奉祀文化的解读 (一)岷州湫神奉祀的概述。 (二)岷州湫神是多元文化的汇集 (三)结论 三 花儿 (一)“花儿”的流行范围与基本类型 (二)花儿是各民族共同创建的文化奇葩 四 以寿龄为名看明清时期河湟民族之融合 (一)问题的提出 (二)以寿龄为人名之探源 (三)以寿龄为名与明清时期河湟民族之融合 地方篇 一 明代岷州后氏家族补阙 (一)问题的提出 (二)《明实录》中明代岷州后氏先祖 (三)明代岷州后氏家族的鼎盛 (四)明代岷州后氏家族的发展 (五)后氏家产风波 二 何锁南 (一)沙马族为藏族 (二)何锁南不属沙马族 (三)何锁南为蒙古族 三 试论洮州回族与沐英的关系 (一)问题的由来 (二)沐英来洮州 (三)洮州卫的设置 (四)洮州戍边将士与洮州回族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