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诗歌学ABC/民国ABC丛书

诗歌学ABC/民国ABC丛书

  • 字数: 60
  • 出版社: 知识产权
  • 作者: 胡怀琛|总主编:徐蔚南
  • 商品条码: 9787513046503
  • 版次: 1
  • 开本: 32开
  • 页数: 150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2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胡怀琛著的这本《诗歌学ABC》对中国诗歌的产 生和发展历程、中国诗歌的形式及其旁支等做了一个 比较完整的介绍和论述,语言通俗易读、深入浅出, 内容短小精悍、观点鲜明,可以说是一本关于中国诗 歌基础入门读物,不仅有益于民国时期的读者学习, 也对今天的读者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作者简介
胡怀琛(1886年~1938年),原名有怀,字季仁,后改寄尘。胡朴安之弟,泾县溪头村人。民国著名的作家、学者、编辑,先后在《神州日报》《警报》《太平洋报》等担任编辑。1919年参加《万有文库》古籍部分编辑工作。后来,又先后在中国公学、沪江、持志等大学及正风学院担任教授,授中国文学史、中国哲学史等课。主要著作有《国学概论》《墨子学辨》《老子学辨》《文字源流浅说》《简易学说》《中国文学史略》《修辞学发微》《中国诗学通评》《中国民歌研究》《中国小说研究》等。
目录
第一编 何谓诗歌 全一章 从诗歌产生的年代及产生的原因说明何谓诗歌 一、总论 二、诗歌产生的年代——在有文字以前 三、产生原因之一——为男女爱情的媒介物 四、产生原因之二——为悲伤时发抒郁结之用或快乐时助兴之用 五、产生原因之三——为战争时鼓动尚武精神之用 六、产生原因之四——为工作时唱来安慰自己或同伴 七、产生原因之五——祀神时唱来媚神 八、产生原因之六——将语言编为整齐有韵的诗歌式使得便于记诵 九、产生原因之七——将语言编为巧妙的诗歌式以当游戏 十、如何研究诗歌 第二编 中国诗歌形式上的变化 第一章 从口诀到诗、词、散曲、新诗 一、总论 二、何谓口诀 三、何谓诗歌 四、口诀和诗歌的混合——五七言诗的成立 五、口诀和诗歌的分离——杂言古诗的复活及词曲的产生 六、将来变化的推测——新诗的将来 第二章 诗歌的旁枝(戏曲) 一、总论 二、旁枝之一——纪事诗 三、旁枝之二——纪事词 四、旁枝之三——掐弹词 五、旁枝之四——元曲 六、旁枝之五——昆曲 七、旁枝之六——京戏 八、旁枝之七——弹词 九、旁枝之八——摊簧 十、旁枝之九——大鼓 第三编 中国诗歌实质上的变化 第一章 因民族关系而发生的变化 一、总论 二、周民族的温柔敦厚的情感 三、南方民族的神话 四、西北胡人的尚武精神及粗豪情感 五、将来变化的推测 第二章 因哲学关系而发生的变化 一、总论 二、孔子的温柔敦厚的情感 三、老庄的玄谈 四、释氏的觉悟语 五、宋儒的理学语 六、将来变化的推测 第三章 因政治关系而发生的变化 一、总论 二、治世的歌颂 三、乱世的呼吁 四、外族压迫下的呻吟 五、将来变化的推测 编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