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明镜与明灯(中国主流媒体话语与社会变迁研究2003-2012)/新闻传播学文库

明镜与明灯(中国主流媒体话语与社会变迁研究2003-2012)/新闻传播学文库

  • 字数: 205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高金萍
  • 商品条码: 978730024166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15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49.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高金萍所著的《明镜与明灯(中国主流媒体话语 与社会变迁研究2003-2012)》以中国主流媒体话语 作为探察媒介传播与社会变迁关系的窗口,研究媒介 传播对于社会变迁的影响。 2003-2012年,中国第四代中央领导集体执政,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带领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 、科技和公共卫生等领域取得了重大进步。这十年是 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阶段,也是社会矛盾集中爆 发的特殊时期。2005年是中国发展的分水岭,中国社 会从此步入转型期,传统价值观念与新兴思想观念的 冲突也屡屡发生。中国公众对国家形象、对政治民主 的认知与日俱增,民众的价值观借媒体话语得以重组 和切分,媒体话语体现了它作为人们感知社会的语言 表征的特点。 本书以2003-2012十年间的“中国主流媒体十大 流行语”、新华社年度十大新闻以及中国新闻奖获奖 作品为主要研究对象,使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 合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和话语分析,阐述了新闻话 语反映社会实践和建构社会实践的功能,以点带面地 描述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发展。
作者简介
高金萍,北京语言大学新闻发言人、党委宣传部部长(新闻中心主任)、新闻传播学院教授。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2005-2007年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进行在职研究,为中国传媒大学首届博士后。2007-2008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那-香槟分校传播学院任访问学者。2009年任北京语言大学新闻传播学系首任系主任。2014年3月在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传播系做访问学者。 2010年入选“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4年入选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已出版专著《跨文化传播:中美新闻文化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西方电视传播理论评析》(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外国新闻事业史》(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译著《传播革命:紧要关头与媒体的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等。
目录
第一章 媒体话语与社会变迁研究 第一节 社会变迁视野中的媒体话语研究 第二节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主流媒体话语分析 第一节 主流媒体与主流话语 第二节 主流媒体话语体系及层次 第三节 主流媒体话语分析的向度 第三章 介于表现社会实践与建构社会意义之间的主流媒体话语 第一节 媒体话语是社会实践的表现 第二节 媒体话语是社会意义的建构 第三节 作为“明镜”与“明灯”的媒体话语 第四章 主流媒体话语对社会变迁的“明镜”式再现 第一节 新华社年度十大国内新闻对于中国社会变迁的再现 第二节 主流媒体流行语对中国社会变迁的再现 第五章 主流媒体话语对社会变迁的“明灯”式指引 第一节 成就报道话语对于中国社会实践的建构 第二节 灾难新闻话语对中国社会实践的建构 第六章 中国主流媒体话语的价值四维 第一节 主流媒体话语对社会实践的呈现 第二节 主流媒体话语对社会价值观的建构 第三节 主流媒体话语对文化认同的塑造 第四节 主流媒体话语对社会变迁的影响 附录1 “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年度流行语(2003-2012) 附录2 “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年度流行语专题类(2003-2012) 附录3 “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春夏流行语(2003-2012) 附录4 “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春夏流行语专题类(2003-2012) 附录5 新华社年度十大新闻(2003-2012)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