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独立以来缅甸政治转型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丛书

独立以来缅甸政治转型问题研究/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丛书

  • 字数: 17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廖亚辉
  • 商品条码: 978751619608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1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4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廖亚辉著的《独立以来缅甸政治转型问题研究 /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丛书》依据历史发展脉络, 以历史事件为节点,把缅甸三次政治转型沿着“政体 转型的节点一政权制度的设计一政治制度的巩固”这 一思路分别展开叙述。研究发现,缅甸的政治转型遵 循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螺旋式上升的发展道路;合法 性危机是缅甸三次政治转型发生的体制性根源;军队 在缅甸的三次政治转型中起着主导作用。缅甸独立以 来的三次政治转型未能促进民族国家构建,民族问题 却对缅甸的政治转型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和平进程往 往是政治转型后新的政权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作者简介
廖亚辉,汉族,国际政治学博士,云南大学周边外交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从事东南亚国家政治经济问题和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缅甸族际关系与民族国家构建研究”。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一 国内学者对缅甸政治转型研究 二 缅甸学者对缅甸政治转型研究 三 西方学者对缅甸政治转型研究 第三节 研究的框架思路与分析方法 一 研究的框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论文研究的新意 一 研究视角的创新 二 研究内容的创新 第一章 政治转型研究的理论范式 第一节 政治转型理论的相关概念 一 政治发展、政治转型与民主转型 二 民主政体、极权政体与威权政体 第二节 政治转型理论研究范式 一 政治转型理论研究的缘起 二 政治转型研究的理论范式 第三节 本书理论分析框架 第二章 1962年转型:从议会民主到极权政体 第一节 独立初期的民主尝试及其失败 一 独立初期的民主制度设计 二 议会民主制的衰落 三 宗教矛盾的爆发 四 1958年军人初登政治舞台 第二节 1962年奈温军事政变 一 吴努的回归与政治危机 二 军事政变的发生 第三节 缅甸式社会主义政权的建立及其巩固 一 缅甸式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二 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导下的政治体制 三 奈温政权的经济措施 四 奈温政权的民族政策 五 奈温政权的文化与宗教政策 第三章 1988年转型:从极权政体到威权政体 第一节 1988年缅甸政治转型的背景 一 1988年经济危机 二 1988年学生运动 第二节 1988年之后缅甸政治转型的过程 一 军人政权的重新建立 二 1990年多党制大选 第三节 国家转型期内各领域的变化 一 军队的变化 二 政权职能的变化 三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四 新的民族关系形成 第四章 2011年转型:从威权政体到民主政体 第一节 总统议会制确立的背景 一 七步民主路线图开启缅甸民主改革之路 二 “袈裟革命”引发军政府合法性危机 三 2008年宪法搭建了宪政治理国家的平台 第二节 2010年大选与缅甸民主转型 一 2010年大选 二 缅甸民主转型的开启 三 2008年宪政体制的确立 第三节 吴登盛政府的改革措施 一 深化民主改革 二 改善经济环境 三 推进民族和解 第五章 对缅甸政治转型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合法性危机是缅甸政治转型的动力 一 奈温政权的合法性危机及其政权崩溃 二 新军人政权的政绩合法性危机及其民主改革 三 吴登盛政府的合法性构建 第二节 军队主导着缅甸政治转型 一 军队在缅甸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二 军队主导缅甸政治发展的原因分析 三 军队在缅甸政治发展中的前景分析 第三节 民族国家构建的挫折阻碍缅甸政治转型 一 民族国家构建的内涵 二 缅甸民族国家构建的缺陷 三 族群冲突、国家认同的缺失阻碍缅甸政治转型 第六章 2015年大选后缅甸政治发展的前景 第一节 2015年缅甸大选 第二节 民盟新政府的政策走向分析 一 政治和经济改革的深化 二 新政府与民族和解前景 三 民盟与军队关系走向 第三节 中缅关系前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