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二战后期美国马特霍恩计划研究

二战后期美国马特霍恩计划研究

  • 字数: 300
  • 出版社: 中华书局
  • 作者: 胡越英
  • 商品条码: 978710112348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62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5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二战中美国代价高昂的马特霍恩计划是“B—29 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B—29工程”是美国远程 战略轰炸、全球战略思想得以实施的必要载体和工具 ,B—29远程重型轰炸机为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军事 活动提供了技术上的基本保障;耗资30亿美元的B— 29工程同时也为原子弹计划提供投放武器,并因此获 得在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最高优先权,也由此 拉开了现代美国全球军事战略的大幕。胡越英编著的 《二战后期美国马特霍恩计划研究》为重新认识“陈 史之争”、“史迪威事件”、“驼峰航线”、“美军 华北登陆计划”、“延安美军观察组”、“10亿美元 贷款案”、“阿诺德访华”、“华莱士副总统使华” 等同时期历史事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维度。
目录
序 引言 第一章 马特霍恩计划的形成 第一节 美国方面的政策缘起 马计划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研究 中美两国早期相关轰炸构想 第二节 阿诺德重庆之行:马计划的最初侧面交涉 一次自说自话的会谈 不露声色的战略意图 第三节 华莱士副总统访华:解决了马计划的情报和搜救问题 各方猜度中华莱士到访中国 马计划情报机构美军观察组的最初期成因 第二章 马特霍恩计划的配套行动 第一节 飞行基地的建立 B—29飞行基地的选址 川西“B—29特种工程” B—29机场的分布与使用 B—29进入中国的航线 第二节 马计划的基本后勤保障 燃料等战略物资的运输 甘肃玉门油田对马计划的特殊贡献 医疗及“空一地救援”组织 第三节 美军观察组与马计划 观察组到延安 观察组对马计划的气象情报支持 观察组的撤离及其组织背景 第三章 马特霍恩计划的实施 第一节 马计划指挥系统 所谓“B—29指挥权问题” B—29航空队的垂直指挥体系 第二节 马计划重要战役 “糟糕的开局” 6·15八幡之战:“全球空战的开端” 汉口战役:火攻战术的成功演绎 第三节 马计划的战术分析 B—29行动的目标选择 从“昼间高空精确轰炸”到原子弹投放 “夜间低空饱和轰炸”与“昼间高空精确轰炸”的冲突 第四章 马特霍恩计划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第一节 在华美军对马计划的反应 “一名战士”:马计划及所谓“史迪威事件” “战斗机驾驶员”陈纳德与马计划 注定夭折的“华北登陆计划” 第二节 马计划对国共两党的不同影响 国共等方面对美军观察组的认识与期望 B—29川西机场款案与10亿美元贷款案 漫长的谈判 第三节 马计划的优先权及其在现代国际战略中的地位 佯谬背后的顶级优先权 马计划、曼哈顿计划与B—29工程 从马计划到“全球到达一全球控制” 结语 缩写字母含义 参考文献 附录1 1943年5月5日联合作战计划委员会的《全球形势报告(1943—1944)》 附录2 1944年1月26日陈纳德写给罗斯福的信 附录3 1944年3月15日罗斯福给陈纳德的回复 附录4 1944年3月30日美国陆军航空队参谋长汉塞尔将军签署“同意”意见的B—29航空队指挥系统方框图 附录5 1939年8月爱因斯坦关于原子弹制造和投放问题 致罗斯福函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