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难经集注(清阮元本)/珍本中医古籍精校丛书

难经集注(清阮元本)/珍本中医古籍精校丛书

  • 字数: 200
  • 出版社: 北京科技
  • 作者: 编者:柳长华
  • 商品条码: 9787530466339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00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30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经》,战国秦越 人撰,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书中设有八十一个问题 ,以解释疑难的方式对脉学、经络学、脏象、疾病、 腧穴、针刺等中医理论均有发挥。全书叙述简要,辨 析精微,其中论脉尤为精要,内容包括切脉部位、时 间、脉数以及各种不整脉的辨认等。对经络学说、命 门和三焦等问题的见解,在《黄帝内经》理论的基础 上均有所发展,对于中医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具有 承前启后的作用,受到了历代医学家的重视,是学习 研究中医的主要医籍之一。 柳长华主编的《难经集注(清阮元本)》一书是现 存最早的《难经》注本。系明·王九思等人集录三国 ·吴·吕广、唐·杨玄操、宋·丁德用、宋·虞庶、 宋·杨康侯等人有关《难经》的注文汇编而成。全书 共分五卷十三篇八十一首,即:第一篇经脉诊候(凡 二十四首)、第二篇经络大数(凡二首)、第三篇奇经 八脉(凡三首)、第四篇荣卫三焦(凡二首)、第五篇脏 腑配像(凡六首)、第六篇脏腑度数(凡十首)、第七篇 虚实邪正(凡五首)、第八篇脏腑传病(凡二首)、第九 篇脏腑积聚(凡二首)、第十篇五泄伤寒(凡四首)、第 十一篇神圣工巧(凡一首)、第十二篇脏腑井俞(凡七 首)、第十三篇用针补泻(凡十三首)。每“篇”分若 干“难”,每“难”之下列出各家注说,每卷之后, 各为音释附之。 《难经集注》初刊本已不存,年代亦不详。该书 曾在成书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在国内失传。现存最 早刊本为日本承应元年壬辰(1652)武村市兵卫刻本。 日本人林衡于日本宽政十一年至文化七年间(1799~ 1810,相当于清嘉庆中)收集中国本土久佚而日本尚 存的17种古籍(其中包括《难经集注》)编成《佚存丛 书》。清·阮元选取《佚存丛书》7种古籍(其中包括 《难经集注》)刻人《宛委别藏》,至此《难经集注 》重新传回中国。清咸丰二年(1852)金山钱熙祚对《 佚存丛书》收录之《难经集注》校勘并作夹注,为后 世之《守山阁丛书》本。 《难经集注》是研究《难经》的重要文献,是中 医工作者必读的古籍之一,此次整理出版,对于该书 的普及及流传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柳长华 ,男,1954年生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79年7月毕业于山东中医学院中医系,1983年获得医学硕士学位。2001年调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工作,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科带头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中医古籍整理与数字化研究。
目录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一 经脉诊候第一(凡二十四首) 漏水下百刻图 二难画图 三难画图 音释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二 音释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三 经络大数第二(凡二首) 奇经八脉第三(凡三首) 荣卫三焦第四(凡二首) 脏腑配像第五(凡六首) 脏腑度数第六(凡十首) 音释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四 虚实邪正第七(凡五首) 脏腑传病第八(凡二首) 脏腑积聚第九(凡二首) 五泄伤寒第十(凡四首) 神圣工巧第十一(凡一首) 脏腑井俞第十二(凡七首) 王翰林集注黄帝八十一难经·卷之五 井荥俞经合图 用针补泻第十三(凡十三首) 音释 难经集注跋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