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二人转与萨满研究

二人转与萨满研究

  • 字数: 397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杨朴//杨旸
  • 商品条码: 978752010047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9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1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杨朴、杨旸著的《二人转与萨满研究》将二人转 意象与史前内蒙古岩画图像相比对,认为两者的造型 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标志了二人转是来源于萨满跳 神的;内蒙古岩画的“二神转”是远古萨满巫术—宗 教表现的创世神话意象;萨满的“野人舞”造型转换 到东北民族民间舞蹈,又转换到东北大秧歌,形成东 北大秧歌上、下装“一副架”;“一副架”从大秧歌 劈出来单独演出,就形成了二人转。二人转是萨满跳 神宗教经典的世俗化形式。
作者简介
杨旸,先后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年获哈尔滨师范大学文艺学博士学位。现为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教师。先后在《社会科学战线》《北方论丛》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独立承担和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青年基金等多项课题。 杨朴,1952年生,辽源市人,1977年毕业于四平师院。现任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兼省级重点人文基地东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省级重点学科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教授,硕士生导师,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吉林省二人转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吉林省民俗协会名誉理事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文学批评方法论、文学的文化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 出版专著《二人转与东北民俗》、《文学批评方法论》,主编教材《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在《文学评论》、《上海文论》、《学术月刊》、《文艺争鸣》、《上海文学》、《文艺报》、《当代论坛》、《名作欣赏》、《艺术评论》、《戏剧文学》等报刊发表论文100余篇。2004年发表在《文学评论》上的《美人幻梦的置换变形——(荷塘月色)的精神分析》,引起《学术月刊》、《名作欣赏》等学术杂志争鸣。 近年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二人转与东北民俗的文化研究》、吉林省社科项目:《东北民间文学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吉林省教委社科项目:《二人转与萨满跳神研究》,目前正在进行的有吉林省社科项目:《经典重读》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二人转与萨满野人舞 二人转的比较图像学研究 萨满的“野人舞”及其神话原型 第二章 从“二神转”到“二人转” “野人舞”变形为鞑子秧歌 “野人舞”与大秧歌和二人转 第三章 “二神转”与创世神话范型 “二神转”是创世神话范型的表现形式 女神崇拜与萨满的戏剧方式 第四章 萨满与女神创世神话 何为萨满 早期萨满为什么是男女成对的 第五章 二人转谱系 二人转体裁史 宗教经典的进一步世俗化 第六章 二人转丑旦与大秧歌上下装 大秧歌的上、下装 二人转的形成和定型 第七章 萨满重演神话与二人转模仿原型 萨满跳神是一种模仿的戏剧 二人转的“双重角色”与“半进半不进” 第八章 萨满的迷狂与二人转的狂欢 萨满跳神的狂欢化 二人转的狂欢化 第九章 萨满与二人转的出神 萨满的脱魂与附体 二人转的出神艺术 第十章 远古萨满降神会 远古萨满降神会的“文献”记录(上) 远古萨满降神会的“文献”记录(下) 第十一章 萨满的戏拟与二人转的戏谑化 戏拟化舞蹈的变形与发展 二人转是一种独特的戏拟派戏剧 第十二章 丑角的起源与功能 二人转丑角的诞生 二人转为什么会出现一个丑角 第十三章 萨满与丑旦的跳进跳出 萨满“跳进跳出”的文化密码 二人转的跳进跳出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