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东方诺贝尔文学研究--从泰戈尔到莫言

东方诺贝尔文学研究--从泰戈尔到莫言

  • 字数: 394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侯传文//王汝良
  • 商品条码: 9787516181737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86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8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侯传文、王汝良等著的《东方诺贝尔文学研究-- 从泰戈尔到莫言》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东方作家进 行群体研究。从1913年至今有十多位东方作家获得了 诺贝尔文学奖,他们是近百年东方文学的代表,反映 了东方文学走向世界以及西方人对东方文化从被动发 现到主动接受的过程,也是东方文化走向复兴的重要 标志。本书在总体论述的基础上,选取泰戈尔、川端 康成、索因卡、马哈福兹、戈迪默、大江健三郎、库 切等东方诺贝尔文学代表作家进行专题研究,梳理其 创作成就,探讨其创作特色,并进一步发掘其文化底 蕴和文化意义。
作者简介
王汝良,男,1973年生于山东胶南。文学博士。现为青岛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四川大学在站博士后。主要教学与科研方向为东方文学与文化,在《南亚研究》、《东方论坛》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文学中的印度形象研究”。 侯传文,男,1959年生于山东泰安。1982年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8年北京大学东语系东方文学研究生毕业,2004年获四川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学位。现任青岛大学教授、学报部主任,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东方文学与比较文学研究,已出版《佛经的文性解读》、《东方文化通论》、《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东方现代文学》、《寂园飞鸟——泰戈尔传》等学术著作多部,在《文学评论》、《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目录
总论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东方诺贝尔文学 一 东方的发现 二 东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三 民族自信与文化自觉 四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张力 五 人文精神的弘扬 六 现代性的表现 七 后殖民文学现象 八 东方文化的复兴 第一章 泰戈尔——机械轰鸣中的天籁 第一节 跨时代的文化巨人 第二节 “世界诗人”的世界 一 人生与爱情 二 自然与儿童 三 宗教与哲学 四 政治与社会 五 艺术风格 第三节 短篇小说现代性 第四节 中长篇小说探索 一 创作历程 二 形象系列 三 艺术特点 第二章 川端康成——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二重变奏 第一节 艺术探索变奏曲 第二节 唯美精神 一 非政治性与非现实性 二 非道德性 三 自然美 四 女性美 第三节 川端康成与新感觉派 第三章 索因卡——非洲的莎士比亚 第一节 为人生的艺术 一 非洲大陆苦难现实的记录者 二 痛恨专制 吁求自由 三 形而上的人性关照与思考 第二节 后殖民创作:反抗与迷茫 一 索因卡与非洲后殖民文学 二 民族性艺术形式的坚守 三 对殖民主义的揭露和批判 四 文化选择的迷茫 第三节 融欧非艺术于一炉 一 隐喻与象征 二 玄幻与荒诞 三 继承与借鉴。 第四章 马哈福兹——现代说书人 第一节 两种文明的儿子 第二节 家庭模式与现代埃及民族的精神变迁 ——马哈福兹的“开罗三部曲” 一 恪守传统的第一代人:以“父”为尊的家庭模式 二 失落信仰的第二代人:家庭神圣性的消解 三 回归信仰的第三代人:新式家庭模式 第三节 马哈福兹小说的叙事艺术 一 总体叙事特征 二 叙事主体 三 叙事结构 四 叙事本质 第四节 《米拉玛尔公寓》与东方现代主义 第五章 戈迪默——南非的良心 第一节 走向世界的“南非文坛耆宿” 第二节 文学思想探析 第三节 知识分子情怀解读 ——以《自然变异》为中心 一 真正的知识分子 二 独立的批判意识 三 深沉的历史责任感 第六章 大江健三郎——直面危机与想象拯救 第一节 个人生存的危机 一 监禁状态下的“性的人” 二 残疾儿引发的危机意识 三 灵魂与信仰的危机 第二节 日本民族与人类世界的危机 一 民主主义者 二 核与暴力下“老人的愚行” 第三节 拯救的想象力 一 建立“乌托邦” 二 向往“新人” 第七章 库切——东方白色飞鸟 第一节 自我放逐中求生存 第二节 “理想倾向”的不懈书写 第三节 后殖民语境下的写作 第四节 生态主义思想 主要参考书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