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基于效率视角的江苏省工业经济效益评价/经济管理学术新视角丛书

基于效率视角的江苏省工业经济效益评价/经济管理学术新视角丛书

  • 字数: 177
  • 出版社: 经济管理
  • 作者: 孟令杰//仓明//周彤
  • 商品条码: 9787509646731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72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48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工业部门 的持续健康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增长具有举 足轻重的作用,而效率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当今社会 资源投入条件受限,工业投入产出的效率直接决定了 经济增长的结果。孟令杰、仓明、周彤著的《基于效 率视角的江苏省工业经济效益评价/经济管理学术新 视角丛书》首先通过对工业总产值、人均产值进行分 析,并比较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第三次经济普查之间的 差异。对工业产出绩效做一个梳理。其次从工业经济 活动对社会经济影响程度的分析入手。使用超效率 DEA模型对工业投入产出的经济效益、企业效益、部 门效益、政府效益、全社会效益和就业效益进行计算 ,分角度对工业投入产出绩效进行分析。再次,选择 南京、苏州、盐城作为典型城市,对比揭示不同地区 间的经济效率差异。最后得出结论,为江苏省制定工 业政策提供一些依据。
作者简介
孟令杰,1959年3月出生,安徽砀山人。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在南京农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分配至安徽农业大学任教,2001年底调入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后任农业经济学系主任;2002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2007年7月至今,在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效率与政策、技术经济数量经济分析,农村经济与发展等。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农业技术经济学》;参加国家级规划教材《农业投资项目评估》、《中国农业的增长与效率》等其他六部教材及专著的撰写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当前社会兼职: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理事,南京秦淮区政协常委等。
目录
l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江苏省发展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绩效的定义 2.2 绩效评价的定义 2.3 国外绩效评价研究 2.3.1 成本评价阶段 2.3.2 财务评价阶段 2.3.3 价值评价阶段 2.3.4 综合评价阶段 2.4 国内绩效评价研究 2.4.1 总量指标评价阶段 2.4.2 财务指标评价阶段 2.4.3 企业绩效评价阶段 2.5 基于效率的DEA绩效分析 3 理论方法与数据 3.1 理论基础 3.1.1 效率理论 3.1.2 经济增长理论 3.2 分析方法 3.2.1 生产函数法 3.2.2 数据包络分析法和Malmquist指数法 3.2.3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3.2.4 其他绩效分析法 3.2.5 绩效分析方法的选择 3.3 数据来源与筛选 4 江苏省工业投入产出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4.1 工业总产值、人均工业总产值和高技术产业占比 4.2 工业增长率和工业利润增长率 4.3 总资产贡献率、流动资产周转率、产品销售率和全员劳动 生产率 4.4 用功效系数法构造综合评价指数 4.5 其他盈利指标:产值利税率、资金利税率、销售利润率 4.6 图表附录 5 江苏省工业投入产出绩效实证分析 5.1 评价方法的确定 5.1.1 DEA法的具体步骤 5.1.2 CCR模型 5.1.3 BCC模型 5.1.4 超效率模型 5.2 评价体系构建 5.2.1 经济效益 5.2.2 企业效益 5.2.3 部门效益 5.2.4 政府效益 5.2.5 全社会效益 5.2.6 就业效益 5.3 本章小结 5.4 图表附录 6 代表性行业分析 6.1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6.2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6.3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6.4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6.5 通用设备制造业 6.6 纺织业 6.7 汽车制造业 6.8 金属制品业 6.9 专用设备制造业 6.10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 6.11 本章小结 7 典型县市对比分析 7.1 南京、苏州、盐城三市的概况和特点 7.1.1 南京 7.1.2 苏州 7.1.3 盐城 7.2 南京、苏州、盐城县市工业绩效对比分析 7.2.1 33区县对比 7.2.2 南京、苏州、盐城分市的区县经济 7.3 南京、苏州、盐城产业结构形成因素 7.3.1 影响南京产业结构形成的因素 7.3.2 影响苏州产业结构形成的因素 7.3.3 影响盐城产业结构形成的因素 7.4 本章小结 7.5 图表附录 8 第二次经济普查和第三次经济普查结果分析 9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