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英语吴法入门(以英汉语言认知比读为动力)

英语吴法入门(以英汉语言认知比读为动力)

  • 字数: 252
  •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 作者: 吴克炎
  • 商品条码: 9787300238654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29
  • 出版年份: 2017
  • 印次: 1
定价:¥3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入门需要词汇、语音、语义、语法、语篇及应用 等方面的保障,吴克炎著的《英语吴法入门(以英汉 语言认知比读为动力)》沿用这样的知识架构,前六 章针对这些方面展开,以确保顺利入门。第七章介绍 入门后的提高途径,确保人门后也有修行方向。 导言对英语学习现状及“吴”法做了概述性的描 写;紧接着第一章进一步说明英语“无”法入门的现 状及原因,进而阐释“吴”法人门的基本方法与认知 基础,帮助读者对“吴”法有一个整体了解;第二章 在分析英语词汇学习存在的问题后,进行英语字母、 字母组合与词汇生成隐喻的解读,帮助读者熟悉词汇 内部构建,获得英语入门所需的词汇保障;第三章在 分析英语语音学习存在的问题后,对英语音素与朗读 加以解读,帮助读者获得充分的语音技术保障;第四 章阐述英语词汇语义类型、生成识解与语义关系,辅 助读者创建语义网络、学会举一反三,从而获得英语 入门必备的语义理解保障;第五章在分析英语语法学 习存在的问题后,对语法加以认知解读,帮助读者获 得充分的句法技术保障;第六章阐述英语语篇与英语 应用,帮助读者了解语篇的特征、促进语篇生成与语 篇解读并明确“入门”的含义;第七章是英语入门后 的提高路径,帮助读者了解在英语入门后如何利用“ 纵向聚合语义关系”“双向翻译法”和“修辞发明” 进一步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作者简介
吴克炎,男,1994年毕业于漳州师范学院,现任闽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北京大学担任访问学者1年,在新西兰进修TKT。主要教授修辞学、英语惯用法、翻译、写作等课程,从事修辞学、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主持完成厅校级课题5项,在《中国大学教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翻译出版汉英对照的《汝窑遗珍》、《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修辞学》。
目录
导言 让恼人的英语学习变成快乐之旅 第一章 英语学习从“无”法入门到“吴”法入门 第一节 英语学习“无”法入门:英语入门没那么简单 第二节 英语学习“吴”法入门:英语入门没那么艰难 思考题 第二章 英语字母、字母组合及词汇生成隐喻解读 第一节 英语字母隐喻解读 第二节 英语字母组合隐喻解读 第三节 英语词汇派生隐喻释解及基本词义联想例释 第四节 其他常见的词汇生成方式 练习题 思考题 第三章 英语语音与朗读解读 第一节 英语音标解读 第二节 英语朗读解读 第三节 英语结构性音变隐喻解读 练习题 思考题 第四章 英语语义 第一节 语义类型 第二节 语义生成识解 第三节 语义关系 练习题 思考题 第五章 英语语法 第一节 基本概念隐喻释解 第二节 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英语句子构建基本原则隐喻释解 练习题 思考题 第六章 英语语篇与英语应用 第一节 语篇概念隐喻解读 第二节 英语应用隐喻释解 思考题 第七章 入门后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路径 第一节 纵向聚合与“举一反三” 第二节 双向翻译与英汉共生 第三节 修辞发明与英语思辨 练习题 思考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思考题参考答案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