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实证研究(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地区为中心)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实证研究(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地区为中心)

  • 字数: 26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黄进华//林木
  • 商品条码: 978751618862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79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6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在于大众化。作为一个与马克 思主义大众化有着密切联系的关键因素,机制建设的 实质是建构一种有效机制,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各种 传播要素进行扩张和整合,以提升马克思主义传播力 。 黄进华、林木著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 的实证研究(以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地区为中心)》 是第一部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 建设的学术专著,以黑龙江地区为中心展开实证研究 :一是从内、外两个层面揭示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 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历史动因。二是对 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机制 ——宣传网展开纵(时间)横(空间)双向整合研究。三 是立足机制之维,考察新中国成立初期黑龙江地区马 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机制——宣传网。一方面,从组成 机制、运行机制和工作机制三个层面查究宣传网的内 涵;另一方面,开展宣传网的功能解析:黑龙江地区 党组织一手开展“硬件优化”,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 化传播要素出现“物理变化”;另一手进行“软件整 合”——以传播主体为中心,积极整合马克思主义大 众化传播要素,产生“化学反应”。四是对新中国成 立初期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展开基 本评价,着重揭示其在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 建设过程中“标杆”地位。
作者简介
。。。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为什么要关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 一本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第二节 为什么要聚焦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和黑龙江 地区? 一为什么要聚焦于新中国成立初期 二为什么要聚焦于黑龙江地区 第三节 本书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是什么? 一本书的基本思路 二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 双重动因 第一节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 外在动因 一统一黑龙江地区人民思想意识的必要 二推动黑龙江地区社会主义改造的要求 三适应黑龙江地区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 四借鉴苏联建设宣传网成功经验的可能 第二节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 内在动因 一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遇“硬件瓶颈” 二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遭遇“软件瓶颈” 第三节 创建宣传网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合理选择 一在短期内难以突破“传播主体瓶颈” 二在短期内难以突破“传播内容瓶颈” 三在短期内难以突破“传播媒介瓶颈” 四在短期内难以突破“传播客体瓶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新选择 ——建设宣传网 第一节 黑龙江地区宣传网建设的纵向考察 一黑龙江地区宣传网的试点初创阶段: 1950年3—12月 二黑龙江地区宣传网的全面展开阶段: 1951—1952年 三黑龙江地区宣传网的巩固提高阶段: 1953年~1954年4月 四黑龙江地区宣传网的调整反思阶段: 1954年5月一1958年春 五黑龙江地区宣传网的缓慢消逝阶段: 1958年4月一1966年 第二节 黑龙江地区宣传网建设的横向探究 一黑龙江地区城市宣传网建设——以哈尔滨、 牡丹江两市为例 二黑龙江地区农村宣传网建设——以肇东、 讷河两县为个案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机制 ——宣传网的基本内涵 第一节 宣传网组成机制 一党的宣传网 二非党宣传网 第二节 宣传网运行机制 第三节 宣传网工作机制 一党组织领导机制 二报告员工作机制 三宣传员工作机制 四报告员一宣传员沟通机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机制 ——宣传网的主要功能 第一节 宣传网机制下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要素的“物理变化” 一优化传播主体 二优化传播内容 三优化传播媒介 四优化传播客体 第二节 宣传网机制下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传播要素的“化学反应” 一整合传播主体与传播客体 二整合传播主体与传播内容 三整合传播主体与传播媒介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基本 评价 第一节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 “标杆”地位 一黑龙江地区是新中国农村宣传网建设的“试验田” 二黑龙江地区是新中国宣传网建设的“排头兵” 三黑龙江地区宣传网是全国学习榜样 第二节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 基本特点 一宣传队伍庞大 二传播范围广泛 三组织结构严密 四工作内容多样 五传播模式单 第三节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 历史作用 一促进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二发动黑龙江群众参与一系列政治运动 三推动黑龙江地区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四动员黑龙江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 五巩固党在黑龙江地区的执政地位 第四节 黑龙江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建设的 主要局限性 一宣传工作中的教条主义倾向 二宣传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弊端 三宣传效果的有限性——程度受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