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寻找新的学术空间--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与华文传媒研究丛书

寻找新的学术空间--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与华文传媒研究丛书

  • 字数: 313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王列耀//颜敏|总主编:王列耀
  • 商品条码: 9787516176412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81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境内外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的交互作用越来 越明显、越来越重要,逐渐成为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 新的学术空间。王列耀、颜敏著的《寻找新的学术空 间--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台港澳及海外华 文文学与华文传媒研究丛书》梳理了传媒与海外华文 文学的关系历史和互动方式,探究了汉语传媒介入海 外华文文学创作、评论和诗学建构的广度与深度,并 提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理论问题,以期引发海外华文 文学界对传媒问题的重新思考和深入探究。
作者简介
。。。
目录
序言:汉语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的发生、发展与转型 第一章 境内文学期刊与“媒介”视角 第一节 文学现场:“选择性传播”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问题的提出 第三节 时代语境、受众需要与文学传播 第四节 媒介与文学:载体或结构性因素 第二章 境内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 第一节 “华文文学”传播的重要媒介 一首起之功 二传播优势:速度与流量 三刊中有书:引导方向 第二节 “华文文学”的结构性因素 一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的大众化 二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的经典化 三文学期刊与“华文文学”的学科化 第三节 传播的基本阶段与主要趋势 一窗口期(1979—1984年) 二高峰期(1985—1988年) 三转型期(1989一1993年) 四整合期(1994.一2002年) 第四节 期刊策略与“华文文学” 一学术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华文文学》研究 二纯文学视野下的“华文文学”——《收获》[朝花夕拾] 栏研究 三大众视野下的文学传播——《台港文学选刊》 四《四海——世界华文文学》的“世界性”及其限度 五征文评奖中的“中国意识” 第三章 作为“引桥”的《香港文学》 第一节 《香港文学》在“殖民地”语境中的崛起 一“殖民地”语境中的文化氛围 二刘以鬯与《香港文学》的诞生 三《香港文学》的办刊宗旨 第二节 《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学” 一《香港文学》与香港作家 二“香港品牌”新动作 第三节 《香港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 一《香港文学》对海外华文文学的关注 二凸显“文化”的东南亚华文文学 三推介北美华文文学“经典” 四新动向:亦编亦谋“弱势”区域华文文学发展 第四章 马来西亚华文报纸副刊与1990年代马华文学 第一节 参与的政治:华文报纸与华人话语权 一“为承认而斗争”:华人社会与华文报纸 二时间帷幕:《星洲日报》、《南洋商报》 三文艺副刊:夹缝中的文化空间 第二节 马华报纸副刊与作家代际演变 一副刊改版与秩序重构 二文学专辑、专栏与“新生代” 三文坛论争与副刊运作 第三节 马华报纸副刊与新生代写作 一文艺副刊与新生代诗人 二栖身于副刊的新生代小说 三副刊“换帅”与新生代散文 四副刊语境中的文学论争 第四节 “花踪”与新生代群体的崛起 一《星洲日报》与花踪文学奖 二“花踪”与新生代的成长 第五节 反思1990年代马华报纸与新生代文学的关系 一依附或互动? 二抵抗与妥协:艰辛与悲情的“文化表演” 三互动之后的深层思考 第五章 《美华文学》与北美华文文学 第一节 从《美华文化人报》到《美华文学》 一《美华文学》的前身:《美华文化人报》 二《美华文化人报》的更名与《美华文学》的发展 三《美华文学》的网络化 第二节 《美华文学》的编者、作者和读者 一《美华文学》的编辑 二《美华文学》的作者 三《美华文学》的读者 第三节 《美华文学》的发展与贡献 一小说、散文与诗歌:百花园中的三株奇葩 二传记文学与评论:敢与奇葩争奇斗艳 三《美华文学》与北美华文文学的传播 四《美华文学》与北美华文文学的发展 第六章 北美华文网络与“华文文学” 第一节 近二十年北美新移民网络写作 一“借船出海”:在英文网络系统中发泄苦闷 二“造船环游”:在汉化视窗系统中回望故国 三“四海欢腾”:全球华文网络中的多元创作 第二节 代表性网络作家与作品 第三节 开放性写作与文学新变 一新文体类别:诗歌对吟与小说接龙 二新写作手法:对写、戏拟、续写、仿作 三开放性文学文本结构 四开放性文本与北美华文文学的新与变 第四节 跨媒体:网纸两栖写作 第七章 消费语境下的大众传媒与海外华文文学 ——以虹影为例 第一节 “媒眼”中的“宠儿” 一“墙外开花” 二“墙外开花墙里也香” 三新的评论权威诞生 四纸质媒体:书籍的包装与营销 五影视媒体:文学作品与“梦工厂”的联姻 六网络媒体:文学官司、文学事件的复制、强化、放送 第二节 “文眼”中的“弃儿” 一畅销元素与模式化写作 二眼球效应与想象力束缚 三生产效应对文学立场的逼迫 第三节 “符号化”的虹影 一“个性”追求与偶像气质 二符码化背后的创作危机 第四节 当下语境中的虹影现象及其启迪 第八章 传媒在海外华文文学场域的重新定位 一从理论预想回到文学现场 二研究范式更新的可能性 三创作意义的清理与突围 结论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