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互联网使用与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研究

互联网使用与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研究

  • 字数: 341
  • 出版社: 中国社科
  • 作者: 曾凡斌
  • 商品条码: 9787516181553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314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72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由曾凡斌著的《互联网使用与中国中间阶层的政 治参与研究》研究的问题是互联网使用对中国中间阶 层的政治参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其受到什么样的因 素影响,其影响的方式和特点是什么,其又产生何种 社会政治影响。本书基于数字鸿沟、使用与满足等理 论和相关文献的分析提出问题和假设。本书采用各种 资料,包括:2010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 中的城市数据;2013年对全国16周岁及以上的网民的 配额抽样调查;对全国各类中间阶层的深度访谈;对 九个全国有代表性的网络问政的分析;对网络公共事 件,网络社会动员案例的比较分析等。本书发现:首 先,互联网是中间阶层政治参与的一种重要途径;其 次,互联网使用和政治效能感可以促使中间阶层的网 络政治参与,而体制资源,传统媒体报道,法律的空 问和政治机会结构也对其网络政治参与产生影响;再 次,中间阶层通过社会网络和话语进行网络政治参与 ;最后,中间阶层的专家学者、媒体工作者等在网络 公共事件和网络社会动员中担任意见领袖和动员领导 者的角色。
作者简介
。。。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说明 一 中间阶层 二 政治参与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 一 中间阶层的发展与互联网的兴起 二 中间阶层与社会稳定 三 本书的核心问题 第四节 研究目的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 一 理论价值 二 现实价值 第六节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第七节 研究的主要创新 第八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九节 研究的框架与逻辑关系 第二章 文献、理论和概念的测量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 互联网使用与政治参与的研究 二 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研究 三 互联网使用与中国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研究 第二节 理论框架 一 中间阶层互联网使用的理论框架 二 中间阶层政治参与的理论框架 三 相关假设与问题 第三节 核心概念的测量 一 中间阶层的测量 二 政治参与的测量 第三章 中间阶层与社会低层的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比较:基于2010年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 第一节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2010年数据 第二节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比较 一 本章的职业中间阶层的具体测量 二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媒介使用比较 三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制度内的政治参与比较 四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政治参与手段选择比较 五 职业中间阶层与职业低层的制度外的政治参与比较 第三节 教育中间阶层与教育低层的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比较 一 本章中的教育中间阶层的具体测量 二 教育中间阶层与教育低层的媒介使用比较 三 教育中间阶层与教育低层的制度内的政治参与比较 四 教育中间阶层与教育低层的政治参与手段选择比较 五 教育中间阶层与教育低层的制度外的政治参与比较 第四节 收入中间阶层与收入低层的媒介使用与政治参与比较 一 本章中的收入中间阶层的具体测量 二 收入中间阶层与收入低层的媒介使用比较 …… 第四章 职业中间阶层的互联网使用、政治效能感与政治参与:基于2013年的全国抽样 第五章 网络问政里的中间阶层政治参与分析 第六章 网络社会里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分析 第七章 网络公共事件里的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分析 第八章 网络社会动员里的中间阶层的政治参与分析 第九章 绪论与讨论 附录1 配额抽样问卷 附录2 深度访谈问卷 附录3 第六章里的20个教授博客的具体清单 附录4 第六章里的50个医生微博的具体清单 附录5 第六章里的323个知名记者微博的具体清单 参考文献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