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国家与历史--战后日本的历史问题/中日历史问题译丛

国家与历史--战后日本的历史问题/中日历史问题译丛

  • 字数: 183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日)波多野澄雄|译者:马静
  • 商品条码: 978752010041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191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55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作为日本著名的国际政治学者,波多野澄雄所具 有的多重身份使他不仅可以历史学者的眼光审视历史 ,而且得以窥见政治与历史尤其是历史观的关系。相 较于探讨日本国民为何无法对“过去的战争”形成共 有记忆,波多野澄雄著,马静译的《国家与历史--战 后日本的历史问题/中日历史问题译丛》更集中于思 考这样一个问题:对日本这样一个战败国来说,在多 种历史认识和战争观共存、竞争的前提下,应如何应 对起源于战争和殖民地统治的“历史问题”。
作者简介
马静,东京外国语大学社会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曾参与中日两国共同历史研究工作。主要译著有司马辽太郎著《国盗物语》等。 波多野澄雄,1947年生,庆应义塾大学法学博士,日本著名国际政治学者。筑波大学名誉教授,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文书”编纂委员长,内阁府亚洲历史资料中心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日本政治外交史。出版有《“大东亚战争”的时代——从日中战争到日美英战争》《幕僚们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与亚洲外交》《作为历史的日美安保条约——机密外交记录揭开的“官约”虚实》等专著多部。
目录
前言 序章 战争总结的挫折 第一部 旧金山议和体制 第一章 东京审判与战犯释放 第二章 谁是“战争牺牲者”?——“国家补偿”与战争赔偿 第三章 “殖民帝国”的清算——请求权与放弃国籍 第二部 1980年代——“公平”与“忍耐” 第四章 靖国神社问题的国际化——中曾根正式参拜的挫折 第五章 历史教科书问题——从意识形态争议升级到国际问题 第六章 战后处理问题的“终结”——忍耐论下对国家补偿的回避 第三部 世纪转折期——冷战、1955年体制瓦解后 第七章 围绕“侵略战争”的攻防——从“细川发言”到“村山谈话” 第八章 从“口头”到“偿还”——新“和解政策”的摸索 第九章 与中韩的历史共同研究——究竟有何不同 第十章 模糊不清的“村山谈话”——靖国神社问题与战争纪念馆论争 终章 “和平国家”与历史问题——对未来的解释责任 主要参考文献·相关资料 后记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