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聚文网。 登录 免费注册
层序社会中的师者--传统教师社会身份研究

层序社会中的师者--传统教师社会身份研究

  • 字数: 296
  • 出版社: 社科文献
  • 作者: 张伟
  • 商品条码: 9787520100670
  • 版次: 1
  • 开本: 16开
  • 页数: 255
  • 出版年份: 2016
  • 印次: 1
定价:¥69 销售价:登录后查看价格  ¥{{selectedSku?.salePrice}} 
库存: {{selectedSku?.stock}} 库存充足
{{item.title}}:
{{its.name}}
精选
内容简介
张伟著的《层序社会中的师者--传统教师社会身 份研究》的主体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绪 论”、“层序社会及其文化性格”与“师者刍议”三 个章节,详细介绍了“层序社会”与“师者”两个中 心概念;第二部分包括“庙堂与师道”、“举业与教 席”与“乡土和先生”,分别选取了“思想与权力” 、“仕途与谋生”与“生活与感情”三个维度来对传 统教师群体的现实生活和精神追求进行了梳理和介绍 ,力求在全面而详实的论述其与传统社会的真实关系 的基础上,为人们理解师者的社会身份与生存状况提 供参考与借鉴;第三部分主要包括“社会转型与群体 失语”一章,将会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就师者群体的消 亡以及现代教师的兴起等问题进行分析和考察,在厘 定传统教师与现代教师的区别的基础上,为社会摆脱 当下的教育困境提出一些值得参考的建议。
作者简介
张伟,教育学博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与教师教育。近三年来,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等专业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并有5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荣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一等资助,参与完成4项省部级课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层序社会及其文化性格 第一节 学界有关传统中国社会性质的探讨 一、海外学者的观点概述 二、国内学者的研究概述 第二节 层序社会的概念及其文化特征 一、层序社会的含义 二、层序社会的特征 第三节 层序社会的形成原因探究 一、地理环境与农耕文明 二、战乱逼仄的生存环境 三、宗法文化流风未息 四、“天人相合”的宇宙观 第二章 师者刍议 第一节 “师”的含义及其早期流变 一、最早的知识人——巫师 二、“巫君合一”与“官师合一” 三、“私家教师”的出现 四、万世师表——孔丘 第二节 “师者”的含义及其特征 一、“师者”的含义 二、师者与儒学 三、师者与权力 四、师者与知识 第三节 师者与士 一、“士”的含义及特征 二、“师士融合” 第三章 庙堂与师道 第一节 师道与治道 一、“道”的含义 二、儒士与师道 三、“以道抗君”刍议 第二节 君主与儒士 一、君权的双重维度:独断与怀柔 二、儒士的现实选择:独立与依附 第三节 最是“圣人”不自由——孔庙祭祀制及其历史演变 一、孔庙祭祀制度的兴起及历史演变 二、“从祀”与“配享” 第四章 举业与坐馆 第一节 科举与士 一、科举制度的源起 二、举业的诱惑 三、举业的艰难 第二节 座主与门生——“一日之知,终身定门生之分” 一、“座主”的含义及其缘起 二、“座主”与“仕途” 三、“报恩”与“忘恩” 第三节 塾师与处馆 一、科举笼罩下的“教育” 二、“处馆”与“治生” 第五章 乡土与先生 第一节 层序社会里的乡土文化 一、“大传统”——儒教中国 二、“小传统”——乡土文化 三、“大传统”与“小传统” 第二节 乡土社会中的“先生” 一、“教化泽民”与“以道抗权” 二、“传授礼仪”与“服务乡土” 第三节 乡土社会中的“他者”——中国底层社会的反智主义 一、“腐儒”与“酸秀才” 二、反智主义兴起的原、因探微 第六章 社会转型与群体失语 第一节 文明的冲击——中国层序社会的解体 一、“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城乡格局的近代变迁 二、“欲推广学校,必先停科举”——科举制度的废除 三、“只手打孔家店”——儒家文化的没落 第二节 师者的“边缘化”——走向失语的群体 一、乡土的“逃离” 二、权力的“隐退” 三、儒学的“失势” 第三节 文化人的退隐与专业人的兴起 一、师者——层序社会中的文化人 二、教师——现代社会中的专业人 三、“文化取向”与“专业取向” 第四节 余论 参考文献 索引

蜀ICP备2024047804号

Copyright 版权所有 © jvwen.com 聚文网